深圳盐田区3月时花费160万元翻修当地6座天桥,数月之后,其中5座出现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媒体称该项目经层层转包实际造价仅25万元。当地回应称,该项目不存在转包,25万元仅是劳务费,材料费即已81万元,称出现损坏主要因天气问题。(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一出事,出来挡驾的必然是临时工。出事的司机是“临时工”,出事的考察组是“临时工”,出事的警察还是“临时工”……“临时工”成了推卸责任最好的“挡箭牌”。损失公家买单,后果“临时工”扛着,大不了今天辞退明天再聘。
建筑领域中,天气已经成为万能的“临时工”,桥垮了,路烂了,地陷了,楼塌了,都是天气所致。随意盘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前不久,武汉卓刀泉立交桥通车仅一年桥面现坑洞,武汉城投集团称,受天气影响,桥面容易出现裂缝,桥体安全性不存在质量问题。云南新三公路,试通车第二天即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伤。专家称现场没发现质量问题,属强降雨诱发的自然灾害。
建筑的质量越来越差,寿命越来越短是不争的事实。同样的天气,相似的环境、区域,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钱塘江大桥却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为什么呢?
在“天气原因”的借口下,责任追问失位,导致权力不受约束。正是监督乏力,才使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屡禁不止。在我看来,欲要治建筑“豆腐渣”,必先除天气这个“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