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德”和推荐生“不孝不推荐”好不好?

时间:2011-10-17 10:54   来源:人民网

  近来有两则新闻报道颇受关注。一则是据新华社10月5日报道,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将加大对考生“德”的考察。国家公务员局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而不是仅仅看重笔试和面试成绩。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另外一则是,根据10月13日《新闻晨报》报道,日前,获得北京大学2012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的全国211所中学及其校长名单已公示。值得注意的是,北大此次在推荐生标准中,明确将“不孝敬父母”列为“不得推荐”的第一条。

  公务员“考德”也好,“不孝不推荐”也罢,都在试图把“重视德的表现”推上前台,成为硬指标,让报考公务员者和希望成为北大推荐生的学生首先要过关“德”这一关。 

  从出发点来看,公务员“考德”和“不孝不推荐”都没错,应该也必须这样要求。从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来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的干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选人用人的硬杠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条明文规定:“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公务员的九条义务中也有:“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道德品质好自然是国家公务员的门槛。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国民教育上讲,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按班人。“四有”之一就是要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中首先倡导是是“德”的培养和教育。如果“不孝敬父母”,自然是“德”上出了问题,也就不能够列为推荐生,这一点毫无疑问。

  看似非常正常的条件和要求,听起来也是很好的政策。但为什么公务员“考德”和“不孝不推荐”的消息会迅速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和质疑的重点对象呢?答案只有一个,人们不是反对公务员要“考德”,也不是反对“不孝不推荐”本身。而是怀疑好事能否办好,担心公务员“考德”和“不孝不推荐”不仅不能够在实践中中取得实效,反而会走向反面,成了社会不正之风的始作俑者。

  如果没有公平公正公开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举措,公务员“考德”中的“考”字就可能成为“玩”字,玩关系、玩背景,谁的关系硬就可能成为“考德”的佼佼者,谁的背景深就可能成为“考德”的得益者,而那些来自于贫寒家庭,唯有靠自己的双手闯世界的德才兼备者很可能在“考德”面前成为陪考者,沦为牺牲品。同样,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举措,“不孝不推荐”的结果是,玩旁门左道的倒真是会“笑”了,真正孝顺的倒可能只有“哭”的份了。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不仅要看口号提得好听不好听,更要看落实起来行得通行不通;不仅要看形式上的创新,更要看内容上的务实。不管是公务员“考德”还是“不孝不推荐”,如果缺乏操作层面的量化和考核层面的公开公平公正,最终不仅落不到实处,反而会破坏了正常的竞争规则,让人们对社会的公平公正产生更多的失望。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