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事项过多过滥,会让地方政府或基层单位不堪重负。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一票否决”关乎官员的前途,谁也不敢怠慢。当过多的“一票否决”事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难免无所适从、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应付不过来则难免弄虚作假、一级糊弄一级。
江西省委、省政府近日决定,今后原则上不再新设“一票否决”事项,除了保留中央明确规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这四项“一票否决”,将青少年健康体质等“一票否决”事项进行合并,其他面向基层的“一票否决”事项一律取消。(10月12日《人民日报》)
此前河南、广东、新疆等省区也传出清理“一票否决”事项的消息。看来“一票否决”事项过多过滥,已经到了迫切需要为之减负、纠偏的程度。
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其中还有一些“特别重要”或者问题和矛盾特别突出的工作,需要集中精力做好抓实,于是“一票否决”制度被广泛采用。作为一种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的积极意义在于围绕中心、保证重点,突出特定时期的中心工作,并以制度刚性提高政令的分量和威力,变压力为动力,保证政令畅通和实际成效。很显然,“一票否决”制度确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但凡事不能过头,过犹不及。目前在一些地方,“一票否决”事项呈现过多过滥之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信访工作、招商引资、房价调控、保障房建设、环境卫生乃至官员孝道、教师道德、文化建设、体育活动等等纷纷被纳入“一票否决”。这些工作当然都很重要,但是当所有工作都被纳入“一票否决”时,实际上就无所谓哪项工作“特别重要”,反而没有主次之分,从而淡化甚至扭曲了真正的中心工作,弱化了政令的分量和威力。
问题不仅如此。“一票否决”事项过多过滥,还会让地方政府或基层单位不堪重负。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一票否决”关乎官员的前途,谁也不敢怠慢。当过多的“一票否决”事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难免无所适从、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应付不过来则难免弄虚作假、一级糊弄一级。有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习惯并擅长弄虚作假,在客观上与“一票否决”事项过多过滥不无关系。
对于上级部门而言,将提高某项工作的重要性、促进某项工作的开展、调动地方政府或下级单位的积极性、解决某个问题、化解某种矛盾统统寄托于“一票否决”,甚至将其当作万能的灵丹妙药,这显然不是科学管理,而是患上了“一票否决”依赖症,是一种将复杂行政管理简单化、刻板化的懒政思维。更让人担忧的是,“一票否决”事项之所以呈泛滥之势,正如报道中的一名基层干部所说,是因为有些上级部门想树立自己的权威,不仅部署工作简单省事,而且找借口检查评比,吃拿卡要更方便。
我们亟须摆脱“一票否决”依赖症,清理和规范“一票否决”事项,取消不必要、不合理的“一票否决”事项。这不是否定“一票否决”的重要作用,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以便更好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将“一票否决”事项抓好抓实。被取消的“一票否决”事项并非不重要,只是不再实行“一票否决”,而是采取其他方式方法考核和推进。一级政府或一个单位的工作千头万绪,只是某项工作没做好便全盘否定其成绩,这种殊为严苛的惩戒措施理当谨慎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