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旬以来,中央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是一个大手笔,不在一招一式的动作,不在风风火火的气势,不在连篇累牍的报道。那么,这次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笔者通过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刘云山同志的文章《为了谁 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感觉这次“走转改”是在找寻些什么。
胡锦涛同志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就表明中央清醒地意识到:有些好的传统和作风,在有的地方和同志身上已经或多或少地丢掉了、弱化了。加上一些浮躁风气和功利思想的双重作用和影响,有的同志已经麻木不仁、萎靡不振。尤其是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一旦有了这种功能性衰退的症状,搞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所以,有必要开展一场触及灵魂深处的“走转改”活动,以期找回我们过去那些优良的传统和作风,给人启发,催人奋进。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走转改”至少应该有以下三个目的和目标:
第一,始终高举一面旗,明确一个大方向。毛主席说:“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旗帜就是方向。这次“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找到我们真正的朋友,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而立起一面群众大旗,引领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脑子里必须始终绷紧一根弦,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眼睛向下看,身往基层走,与百姓交友,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要像温家宝总理倡导的那样,“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旨在淌出一条路,形成一个好机制。新闻战线从其职能来讲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上传下达、辅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新闻是上下沟通最重要的媒介和最便捷的渠道之一。这次“走转改”活动迈出了“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这种机制探索的第一步。有了这样一种长效的机制,就能让上面的下得去、下面的上得来,保证一切政令和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的畅通。所以,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必须重点思考和着力解决“活动结束怎么办,记者走后怎么干”的长远问题,保持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可预期性,不给基层和群众留下失落感。
第三,永远保持一股干劲,增强一个原动力。精神懈怠是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少人缺乏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这直接影响着和反映出我们现时的一种工作作风。所以,这次“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找回当年那样一种精气神,使得广大新闻工作者从精神面貌和战斗意志上有一个根本的变化和进步。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塑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通过走基层接上地气,访群众找到灵气,探新路鼓足勇气,给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不断增添生机和活力,历练和培养出一批像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和中国的邹韬奋、范长江那样杰出的新闻人,为我们的新闻事业长一寸志气,展一代风采,创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