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网站8月15日发布《关于有人伪造47号公告的声明》。
最近几天,一份据称来自国税总局的“47号文件”——《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热点。该“公告”说,国税总局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进行了修订,以避免“年终奖越多、税后所得越少”、“多发1元,个税多缴2万”的问题出现。但国税总局15日上午发布声明称从未发过该文件及解读稿,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有人盗用国税总局名义发布公告并作出解读。“47号文件”竟是假的!那这起乌龙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假文件背后有哪些真问题?
政府信息公布要跑赢假文件
这是一起近年来罕见的新闻乌龙!“47号文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得到了传播,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细究之,“47号假公告”是篡改了国税总局1994年89号文件,加入两段对各种名目奖金、年终奖征税的内容,且篡改的内容行文尚属专业,掺在真文件中,足以鱼目混珠。
8月13日(上周六),47号假文件的报道见诸媒体,但国税总局辟谣却在8月15日(周一),谣言至少飞了48个小时。东方早报评论员沈彬认为,适逢周末,相关人员需要休息当然是客观因素,但谣言传播时间过久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不察。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速不仅跑赢了CPI,还跑赢了工资增速,甚至跑赢了GDP,是GDP增速近三倍。纳税人支付了这么多税款,有没有权利要求国税部门更快反应,让政府的辟谣追上谣言呢?就在国税总局辟谣时,《人民日报》刊文探讨了网络时代政府回应舆情的法则——“回应法则第一要快,第二还是要快”。公众期待政府对舆情的回应能跑赢谣言。
“有人盗用”中的这个“有人”是谁?如此重要的公文是怎么被伪造的?谁应当承担个税“乌龙”新闻出炉和传播的责任?辟谣之外,对于这些问题,国税总局显然应该在彻查之后给全社会一个交代。青年时报评论员刘翔指出,一纸声明好发,一个谣言好辟,但如以为简单的声明和辟谣就能打消公众疑问,那显然是低估公众智商了。止于这样的辟谣无益于公信力的建设,会导致公信力的进一步丧失。公信力构建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政府、公民和各种民间组织博弈活动形成的。而国税总局的这一个辟谣,显然只是解决这起事件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