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竞争性选拔阳西县委书记之后,昨日,广东阳江市又在全省率先对4个县(市、区)县班子人选进行竞争性选拔。此外,阳西县政协副主席职位也拿出来进行竞争,竞争性选拔从党内扩展到党外。全市共有24人报名竞争5个职位的初始提名权(南方日报2011年8月3日)。这是地方换届之年传出的亮人眼球的信息。
这个信息告诉人们什么?一言以蔽之,今天的改革已触及到“深水区”。过去,人们讲改革,都是注重经济体制改革或行政审批改革,对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尽管有个别地方提出来,但大多数表现了小心翼翼,个中原因,也不言而明,官员管理体制改革很难,因而也有“改革深水区”之称。阳江市敢于对县委书记及部分县级班子成员竞选产生,可见,改革力度在加大。
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竞选产生体现了组织意图和民主的有机统一,彰显着民主精神。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之后,十七大进一步要求“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被视为扩大党内民主的“公推直选”明显迎来了新一轮的推广运用。这种体现党员主权思想和运用社会认同系统的选举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直接选举具有重大的开创性意义和历史性意义。应该说,从1999 年,四川省青神县南城乡率先开始试行“公推直选”方式产生乡镇党委,随后湖北、江苏、云南、吉林、重庆等省市也陆续进行乡镇党委“公推直选”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公推直选”产生的乡镇党委成员推荐为乡镇政府和人大领导的候选人,依法定程序履行一些正式选举,一定程度地实现了以党内民主引导和兼容人民民主,并逐渐形成燎原之势,而今,阳江市一些县级班子成员职务通过在组织部门征集民意基础上竞选产生,无疑是又前进了一大步。
竞选产生,说到底是通过民主渠道产生。民主选举县市党政班子是加强班子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需要,是对班子成员进行监督的成功渠道。
本来,通过组织人事部门的人事考察基础上的内部竞选,是拓宽民主渠道的体现,为何不少地方不愿推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某些领导人往往甩出所谓“稳定换届”的理由,认为按照过去传统方式,上级组织部门定人选,下级开会通过就是保险就是换届成功。市县换届的成功,一个关键是选好人选好班子。问题在于,靠谁去选人?按照传统思维选人,即由少数人选人,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太可靠,问题很多。近年来,贪官腐化之官之所以不断涌现,不少是带病上岗的。为何没有能及时发现带病上岗,恐怕与由这种传统的由“少数人选人”的方式息息相关。
所谓“少数人选人”,就是由主要领导选人。由于领导个人考虑不周,视野不足或感情因素影响,选错人往往难免发生。因此,需要坚定不移走由大多数人选人,即民主渠道选人道路。公推直选和竞选就是通过探索的一个成功选人路子。大力推进公推直选和有步骤推进班子成员的竞选,有利于调动党内外积极性。这样,选出来的人就有说服力;通过这样的换届,也才有吸引力,真正换来了新思想、新作风。
分析一些地方人事改革之所以裹足不前,与某些地方的干部对大权旁落的担心不无关系。所谓“选领导自身中意的人”背后折射的官本位观念。因此,只有坚决地去掉官本位才能大胆引进公推直选。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成为此次地方换届的主题词。笔者呼吁,在此次市县换届中,让公推直选和内部竞选来得更猛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