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日起,西安将对各县区“蓝天数量”进行考核。每月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每减少一天,罚缴20万元;每增加一天,奖励20万元。市环保局负责对奖惩金进行核定、核算,财政局负责奖惩金的收缴和管理。(7月19日《西安日报》)
以经济奖惩为手段督促各县区注重环保,改善空气质量,西安市的作法看起来挺雷厉风行,可跟头上的蓝天相比,一个县区不过巴掌大的地方,想精确监测一个县区的“蓝天数量”,着实不是一件易事。
我们知道,污染的烟尘不是妖精驾起的那片黑云,只会罩着自己的那片地方。企业的烟囱里冒出了黑烟,老天爷刮点风,就从张家飘到了李家,没有个准地儿。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污染,几千公里外都能测到。一个县区不过方圆百里,周边有点风吹草动,监测数据肯定发生变化。到时候不管谁家的天不蓝了,都会指责是别人家肇事。
而且就算烟尘真的能善解人意,从哪个县区冒出来就识趣地呆在哪个县区,也可能惹出很多麻烦。比如到时候邻县的人开车进入本县,会不会加收污染费?某些地方为了完成节能指标,曾经拉闸限电冬天连暖都不供,将来为了达到规定的蓝天数量,一些县区会不会限制群众出行、限制居民取暖?
话说回来,各县区政府花钱都是有预算的,要经过人大的批准才行。市政府一句“环保局负责对奖惩金进行核定核算,财政局负责奖惩金的收缴和管理”就把奖惩的事情定了,好像并不符合规范。况且各级政府的钱从本质上讲都是纳税人的血汗,不能谁想罚就罚,想奖就奖。天蓝了,老百姓要出钱奖;天不蓝,老百姓要被人罚,这是哪来的道理?
打蛇要打七寸,查污染要查源头,一定得抓住重点才行。其实哪个烟囱冒黑烟,哪个水管排污水,从源头查一下要远比考核“蓝天数量”更符合实际。不管什么工作都定个指标,完成了“重重有赏”,完不成“提头来见”,说白了还是官僚主义那一套,是懒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