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私访”未必是佳话

时间:2011-05-13 14:51   来源:羊城晚报

  据《海南 日报》5月11日报道,自4月中旬开始,海南省三亚在市政府党组成员、各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强力推行为期半年的民生体验活动,且每周须提交一份体验报告,尽量避免雷同。三亚官员“微服私访”,在网民中引起较大反响。

  我们不妨先看看三亚官员的“现代微服私访”,究竟都“访”到了什么。新闻中有如下两个事例:4月19日,三亚市副市长姚磊 在某银行三亚商品街支行,等了80分钟才轮到他到窗口办理业务;4月29日上午,三亚市公安局局长江伟选择打的出行办事,但十多分钟的等待里数次被拒载。从这两个例子,不难发现相关官员“访”到的问题,老百姓是多么司空见惯,我们不由得会生出这样的感叹:哦,原来副市长终于体会到了银行网点长时间排队问题;哦,原来公安局局长平时几乎是不坐出租车的。

  问题在于,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微服私访”么?在古代,“微服私访”是一个带着浓郁民生情怀的词汇。它的诞生,是因为古代没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信息渠道不畅;而官员自小“一心只读圣贤书”,为官后出门有衙役举牌要求民众“肃静回避”,交友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因此官员乃至皇族出于体察民情或者其他目的,就需要脱下制服 “混”入老百姓中间去。

  而在现代,官员已经不需要“玩”这套了。拿银行网点长时间排队来说,就算你很少去银行网点,难道你不读报纸、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上网络么?这已经是各大媒体轮番质疑、拷问、抨击过无数次的现象了呀。再以出租车拒载而言,哪怕公安局局长从来不打的,其家人、亲戚、朋友、邻居,难道都不打车或者没跟他说过这类事情么?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里自己本该知道的情况,再“访”一轮去证实它,不过是已知信息的重复出现。

  时代已经不同了,“微服私访”在古代可以造就佳话,在现代还用这招,有时恐怕会造成笑话———我们的干部,本来就不能够、不应该、不允许像古代的官员那样脱离群众。若真要“微服私访”,也要来点新鲜的。(李辉)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