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公务员考试参考人群,使一些培训机构洞察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各种“公考保过班”,“真题解析班”层出不穷,1个月动辄上万的学费让这种辅导班成了各培训机构眼中实实在在的“肥肉”。(4月25日中国广播网)
一个月培训,上万元学费,贵得令人愕然。但即便如此,依然报名者众。在天价培训班的后面,是报名者“孤注一掷”的心理。培训了没过会后悔,未参加培训没过会更后悔──万元学费给自己买个宽慰与安慰。更何必一旦考上公务员,其产出与万元培训费的投入,可谓一本万利。培训机构利用报考者的这种心理大吃“肥肉”,颇有趁火打劫的味道。然而这也是周瑜黄盖,愿打愿换。说培训机构财迷心窍,说报考者轻信上当,尽管不无道理,却是隔靴搔痒。只要“公考热”不退,那么天价培训班就会火爆,那怕学费打滚翻番,照样门庭若市。
天价培训班是又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一些失衡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挤向这条独木桥,是因为公务员这只“饭碗”最值钱,不但是最牢固的“铁饭碗”,不怕裁员下岗――日前宿迁市一名公务员上班玩游戏被暗访抓拍,竟还当场发飙,不就是一个例证吗;更是最值钱的“金饭碗”――薪酬高、福利好。相比之下,别的“饭碗”不仅“含金量”不足,并且还是“泥饭碗”。存在的决不都是合理的,然而存在肯定是决定意识的。公务员薪酬优厚、福利诱人且无风险,而放眼各行各业,又有哪个行当可与公务员作“性价比”?即使只是从经济利益而言,当年轻人发现除了走仕途,各行各业没有哪个行当可与公务员作“性价比”,当然会涌向“公考”的独木桥了。
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社会,人们的成功标准,个人的职业取向,都会是多元化的,而“官本位”则往往是被淡化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不少官员离开官场“下海”,然而今天又有几个官员愿意离开党政机关呢?十几年前的一个青年就业调查也显示,许多被访者表示希望“自主创业”,然而今天又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自主创业”?由此可见,“公考热”一年热似一年,不仅催生出匪夷所思的天价培训班,更是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失衡的一个警示。或者换言之,是对加快改革、深化改革的“另类呼唤”。如何让别的“饭碗”也值钱,如何让公务员的“饭碗”降低“含铁量”,这不但能使“公考热”回归常态,并且更是社会公平的重大话题。(奚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