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不仅列举了政府工作的诸多成绩,也对政府工作的不足毫不讳言。比如,他列举了三个“未达标”: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他还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讲成绩,也讲问题和不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政府工作报告坦然承认工作不足、坦诚面对突出问题,更能获得民众的认可。以民众的视角观之,能够坦言不足的政府工作报告,才更加贴近现实,亲近民生,而能够正视问题的工作报告,也才会有正确的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成绩有目共睹。期间更是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强劲复苏,离不开当初政府果断采取的一系列救市举措。这些成绩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来袭以及反危机的过程中,一些多年积聚的问题更加突出。
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可以说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另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民众反映也非常强烈。
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分量非同一般,或者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或者关系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如温总理所说的“三个未达标”,就关系到每年600万以上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的主要就业市场是现代服务业和技术研发市场,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如果,十一五期间服务业或科技研发获得更多发展,上述三项能够达标或者超标完成的话,或许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就会大为减轻。
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这些不足和问题一一列出,不回避要害问题,恰恰表明了对当下现实情势的清醒认知。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个历史性的时间节点上,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医疗、物价以及拆迁等问题摆出来,意图其实也非常明显,在未来5年这些不足和问题,就是重点解决的目标。
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要把信心传递到民众的心里去,靠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修饰得完美无缺的“成绩单”,而是在叙述成绩和不足以及阐述未来施政方略之时,能否和普通民众的切身感受“对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语言平实无华,但实实在在回应了民众的利益关切,就能够和民众产生“共鸣”。这也成为民众对未来有信心的一个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交给民众的答卷,也指明了政府未来须努力的方向。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期待各级政府部门尽快着手落实和解决。让民众一步步看到具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