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一位颇有些文名的官员作家,因贪污受贿而锒铛入狱。事实再次证明,为文与为人不能画等号。该官员作家也曾是鲁奖获得者呢。
爱好文学的人当然越多越好,喜欢文学创作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官员也不例外。不必要对官员从政之余爱好文学创作另眼相看。从古到今,官员所写文章也多有佳作流传于世。
但在评价官员创作的作品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醒:既要防止有些人出于个人目的不切实际地乱吹捧,造成“文以人贵”的假象;同时又要看到官员从事文学创作无可避免的局限:他在下笔时,必然要“顾忌”到官场潜规则的种种制约。他要考虑写出的东西,上级部门领导会如何看,周围同事会如何看,会不会给自己仕途带来影响?因而有的官员便写些诸如“向往温暖”之类不痛不痒的东西。鲜见有在位官员写出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力作。福建作家杨少衡从官场进入文场,写出了一系列反映官场生活的小说佳作。他自己坦言:如果还继续在官场“混”,这些小说他是不敢写的。
文学创作最需要的是独立、自由的写作状态。李白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才造就了天才诗人李白;陶渊明弃官归田,才找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而这种“独立、自由”的写作状态往往是“官员作家”所不具备的。(陈歆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