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要通过严格评审、加大监督检查等措施改变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申报、轻保护这一违背传承规律的倾向。(6月2日新华网)
中国从五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已成为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特别地,我国还拥有1000多项国家级非遗,数以万计的省级非遗,数以10万计的区县级非遗……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堪称世界之最。
毋庸置疑,非遗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东西。一来提升当地的形象,二来可以创造绿色GDP。因而各地对非遗向来是趋之若鹜,一有机会,绝不放过。现有的遗产竞相申报非遗不用说,甚至还会极力创造“非遗”。近年来,各地纷纷争名人故里,可以说就是一个侧影。
应该说,各地认识到非遗是个好玩意,是值得褒扬的。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更值得反思。一些地方仍然缺乏科学保护意识,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出现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背离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显然,一些地方边申报边毁坏,其根本原因依然是经济利益作怪。这表现为两种:一种是非遗申报后只想挣钱不愿投入,导致很多非遗在保护不力的情况下,逐渐尚是非遗本身的价值;另一种则表现得更为可怕,一旦非遗挡出了一个新的项目,而政府又发现利益多多,非遗便为后者让路。这些年,死人为活人让路,填湖、圈景区搞房地产等现象可谓是层出不穷。
说到底,当政府一切向钱看时,非遗变成了一种挣钱的筹码,什么样子能挣钱,非遗就该成什么样子,甚至被搞得面目全非;而非遗一旦毁坏,还原起来,代价更大。显然,地方政府如此重申报轻保护的利益观是极其狭隘短浅的。
还过几日(6月13日)就是我国的第五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如何让地方既重申报又重保护,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首先,在申报方面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评审,严格地进一步控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进一步完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其次,设立非遗的退出机制,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要组织专家组对各地申报的国家级名录项目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以保护的,保护不力的要限期予以改正,对于不能很好落实保护措施的,要在名录中除名。最后,完善追责机制,对保护非遗不利,造成恶劣影响的负责任进行责任追究。(邓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