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脏衣服“越成功”,教育“越失败”

时间:2014-03-11 09:19   来源:中国青年网

  在3月9日晚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良一爆料:由于快递业务的便捷,眼下,高校学生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中国网络电视台3月9日)

  邮政快递业务快速发展和拓宽,甚至已经涉及直接帮大学生邮寄脏衣服回家洗,从市场经营和市场需要的角度,无可厚非。然而,从呵护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邮寄脏衣服回家”的业务越发达,越能说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失败。洗衣服虽是一件小事,但直接反映一个孩子、一名大学生的自立生活能力,将脏衣服寄回家的大学生多不是“学业忙”,而是长期溺爱娇惯。要么是“懒”、要么是“缺乏基本生活技能”,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解释。

  囿于应试教育痼疾,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往往没时间承担家务,父母们往往偏重成绩也忽略让孩子们做家务。但一旦走向大学就意味着成年的开始。大学生活是一个磨炼自我、走向社会的一个“加油站”,却因“快递业”的介入,让一些大学生再次失去了“独立洗衣服”、独立处理处人事务的机会。“快递脏衣服回家”,其实是变相剥夺了大学生们的“独立意识培养”,剥夺了他们“难得”的成长机会,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人生各个阶段任务不同,有时候“丢掉的锻炼机会”,一辈子补不回来。现代中国孩子由于特殊的国情,从小锻炼机会就少,难得的独立成长的大学生活,如果再不能独立成长、培养自我的话,有可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们是一些“残缺人才”——智力可能很发达,但身体和性格却存在严重缺陷。“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正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快递”不自觉地变成了戕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毒药”。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这些连脏衣服都要快递回家的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人格和社会担当,他们怎样面临残酷的社会竞争、怎样迅速适应现代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不能不让人揪心。

  看起来顺应市场需求的“快递脏衣服回家”,本质上对大学生教育是一种负面影响,一不小心成了危害大学生独立自我、独立人格的“帮凶”。因此,从对下一代负责的角度,笔者认为这类“养懒汉”、培养娇矜之气的业务还是谨慎开展的好。这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这份钱能不赚还是不要赚的好。事实上,对一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人群需求,经营者和企业原本就应该多一份社会责任,如我国法律严格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又如西方一些国家法律严禁向未成年人“卖酒”等等,都是对青年人健康成长特殊保护,实践证明也是必要的。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不过是刚刚在“年龄”上成年,多数大学生心智没有真正“成年”,因此,社会、企业和家庭,应该创造更多更合适氛围,鼓励他们主动培养自强自立意识,并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锻炼成长的机会。 (毕晓哲)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