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   社会

祈愿逝者安息,祝福灾区重建

2013年04月26日 13:5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像珍视逝去的生命一样,我们的社会也会以更大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受灾的亲人,倾尽热忱和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建生活。这个艰难的过程从地震发生的第一时刻已经开始,并将一直持续到他们走进新的生活。

  明天是2013年4月27日,按照四川当地传统,恰是四川芦山“4·20”地震遇难者的“头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无论逝者的亲属,或仍在与灾害搏斗的灾区群众,抑或远在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同胞,都会按照古老的传统,为逝者燃上一炷祈愿的香烛,或在心中默祷着对他们的哀思。

  世间万物,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这个堪称古老的理念,随着文明的发展而愈发成为普世的共识。在曾经相互隔绝的群落中,生命的可贵,往往更多地体现在对亲人、族人的价值之中。对逝者的哀悼、追念,也往往限于共同生活或相知相识的亲朋之间。按照人类学家对中国亲缘关系所做的“差序格局”的描述,当逝者在血缘或亲缘上与我们足够遥远时,他们的逝去所引发的悲哀、痛苦,也就一波波地淡去,直至在我们的情感上激不起一波涟漪。

  然而伴随着技术的发达,交通、通讯的普及和便捷,大大拉近了人与人的物理和心理的距离,今天仍然陌生的你我,明天就可能是同处一室的同事、朋友、伙伴。即使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其喜怒哀乐、命运跌宕,也可能借助发达的媒体被送至我们眼前。在一个日益融为一体的“地球村”里,他人的命运,于每个人具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感受和价值。

  尤其在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传播,数万无辜死者、百万受灾群众,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共处一个充斥着死亡、鲜血、悲痛、无助的信息场中,他们的哭号,于我们如在耳畔,他们的哀痛,于我们感同身受。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汶川地震的巨大伤痛,让生命的脆弱和可贵,变得更加真实可感,让对生命价值的珍惜,成为一种更普遍的共识。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促成了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成为对中国公众一次人道主义的再启蒙。也就是从汶川地震救灾开始,重大自然灾害成为最高效的社会动员,“救人是第一位的”成为救灾行动中的最高原则。从汶川到玉树到舟曲到芦山,这一原则愈发明确、坚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最显著的表征。

  在中国古老的传统中,“头七”作为“还魂日”,具有特别的意义。徘徊不舍的亡灵,将在最后一次“回家”探视之后,真正踏上不归之路。今天,或许不再有太多人仍然相信这个古老的传说,但人们还是愿意借助这一温情的意象,寄托生者对逝者的眷恋和哀思。就让我们在此刻对那些生前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亲人,送上我们的祈愿,愿他们在去往往生的路上安好。

  对于一场地震灾难而言,“头七”也传达着另外一重不幸的信息:抢救生还者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无论亲属还是救援者,都不得不被迫停下抢救的行动,带着对可能仍然埋在废墟下的亲人的无限眷恋,转入灾后的重建。

  仅就伤亡人数和直接损失,芦山地震不及汶川地震的百分之一,但灾后重建的工作却几乎同样繁重和艰难。多达百万的灾区群众迫切需要医疗、食品、住所的救助,在地震中没有伤亡的群众,绝不能因为救助不够及时而被次生灾害所击倒。大批摇摇欲坠的房屋虽然没有造成伤亡,却已经不堪再用,那些看上去还有模有样的市镇、村庄,却可能需要全部推倒重来。无论切近的救助,抑或长久的重建,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仍然面对重大的考验和挑战。

  可以相信的是,像珍视逝去的生命一样,我们的社会也会以更大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受灾的亲人,倾尽热忱和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建生活。这个艰难的过程从地震发生的第一时刻已经开始,并将一直持续到他们走进新的生活。

[责任编辑:张洁]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