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情中彰显理性

时间:2013-04-23 14:05   来源:解放日报

  四川芦山地震已进入震后72小时,灾难发生后,一曲交织着激情与理性的交响乐在神州大地奏响。第一时间,救援的力量自四面八方汇聚,关爱的暖流从五湖四海涌入,灾情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这一幕幕,不禁令人想起五年前汶川地震后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场景。而与五年前相比,此次芦山抗震救灾在激情中更凸显了理性,这份理性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经历了多难磨砺后的整体进步。

  抗震救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激情与理性皆不可或缺,且必须很好地融为一体。有人说,这次地震的破坏力与汶川地震不可同日而语,有关方面以及媒体是否有点“反应过度”?笔者认为,在这样一场据目前统计遇难与失踪已200余人、受伤1万余人、受灾150余万人的灾难面前,各方充分集结力量给予救援,媒体辟出大量版面和时段给予报道,这份关注和关切之情,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高度尊重和珍视。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这份蕴含着激情的正能量,将帮助受灾群众更好地渡过难关。

  激情中如何彰显理性?表现之一,反应迅速。芦山地震发生仅6分钟,成都市公安局应急指挥部已发出了第一道指令,“所有交警立即上路”;震后1小时内,各方应急响应预案有条不紊展开;3小时里,第一支救援部队火速到达震中,400多名危重伤员被送往异地救护。表现之二,科学有序。救援体系中的各个“部件”,在科学救灾的理念引领下,密切协调与配合。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的救援力量,担当起中流砥柱作用;同时,交通部门紧急疏导,打通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生命线;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震区天气预报,提示未来几天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的区域;国土资源部研究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地震调查和评估工作……

  这份理性,不仅体现在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行事上,也体现在广大网民的言行中。震后53秒,第一条震情微博就已传上网络;各类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为救援提供了信息绿色通道;网民们相互提醒,少往震区打电话,尽量让那里通信保持畅通;民间志愿者集结之时,又有网民呼吁不要盲目赶赴灾区,应该先为专业救援队让出道路,连积极捐款的明星们都相约不去灾区添麻烦;不炒作、不煽情、不“消费”灾难、走正规渠道捐赠……广大网民心系灾区,又不失理性。

  救援已进入第四天,还未结束。救援过后将是繁重的灾后重建。这些工作都需要理性的引领——及时有序地为受灾群众提供他们所急需的物品;尽可能为地震伤员创造良好的救治条件;继续做好预警预判,防止地震次生灾害影响群众生活;受灾群众心理安抚、损毁房屋选址重建、社区重构等,也都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部署。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要做的则是帮忙而不添乱,参与而不盲动,将满腔热忱与冷静理性融合在一起,让个体的“微”力量汇集成抗震救灾的大能量。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