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安的地形和全境较多的降雨量来看,严防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应当成为防止次生灾害的最重要环节。
雅安地震发生后,次生灾害已经显现。据报道,昨天,芦山县宝胜和玉溪河金鸡峡形成堰塞湖,沫东水库、苗溪水库、天全始阳水库出现裂缝,下游人员已组织撤离。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也提醒,芦山、宝兴两县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雅安的地质特点,决定了震后的次生灾害可能会比较严重。山体滑坡是首需重视的次生灾害。汶川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山体滑坡。那次地震就发生在芦山县东北100公里的映秀牛眠沟,强大的地震波穿过地下层层岩体传至芦山,由大川、中林、太平、龙门直达县城,再南下雅安、汉源、石棉,造成雅安地区147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和33人死亡、2人失踪、1360多人受伤。
而芦山县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的北端大雪峰海拔5364米,最低的南端熊河坝海拔621米,南北端相差4743米。所以地震后土质疏松,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山体滑坡。
还需重点防范的次生灾害是泥石流。雅安地形独特,被称为“雨城”。它背靠青藏高原,面临四川盆地,印度洋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雅安境内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爬升。当爬升到约1500米高度的时候,暖湿气流内的水汽碰撞增大,形成雨滴落下,导致雅安地区云彩多多,雨也多多。雅安的蒙顶山上的降雨日更多,一年可达300多天。而且,雅安的地质,属于容易被雨水冲刷侵蚀的“砂泥岩”,多年来滑坡现象本就比较多见。
在汶川地震中,雅安市汉源县遭受了严重破坏,原因也在于汉源老县城,处于流沙河河畔的二、三级阶地和山前洪积扇的交汇地带,以及汉源河谷盆地的北部山前地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滑坡,产生大量的填土,造成地下土质相对松散,容易引发泥石流。
所以,从芦山的地形和雅安全境较多的降雨量来看,严防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应当成为此次救灾和防止次生灾害的最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