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每年大会闭幕之时,政协委员们总会依依不舍、相约来年。政协大会一年才开一次,委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在短短几天里相聚一堂、讨论问题、共商国是,显然机会难得。但是,大会闭幕并不意味着委员们可以轻松下来,相反,这正是委员们进一步大显身手的日子——他们还要带头落实会议精神,继续参政议政,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就以政协的三大职能来说,政治协商的机会可能平时不常有,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却是平时就要做好的工作,履行职务不只是在开会时间。
对此,许多政协委员已经意识到了。新任政协委员白岩松就说,政协委员履行职务“应该更看重会期外的那355天”。而老政协委员葛剑雄更提出,平时拓宽反映问题的渠道,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
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实中确实存在一种误解,以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只是开会的那几天时间。不仅社会上有这样的看法,许多政协委员自己就是这么看、这么做的。以提案为例,白岩松算过一笔账:“我告诉你 9比365后面的一个数字。在两会期间平均下来,政协委员一年会交将近6000份提案,剩下的355天或者356天里交了多少呢,200多。6000比200!”也就是说,政协委员们扎堆交提案的情况非常严重。
在不开会的355天或者356天里头,也有很多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发生,那个时候其实更需要政协委员用提案的方式,去跟诸多部门进行沟通、协商,推进事情的发展、改变。如果政协委员们只在开会期间发力,平常需要他们的时候该怎么办?又该去找谁?大会期间大量提案扎堆,导致立案、交办、办理时间十分紧张,假如一些问题能在平时提出,不是也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吗?
为何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集中在大会期间?这也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不高,往往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平时不去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直到两会接近才想起要提出提案,不得已匆忙应付一下;二是两会期间提出提案,不仅有记者报道引起关注,还有政府领导到场听取意见,使得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很好的重视,从而更好地落实。长此以往,一些政协委员就形成了只在两会期间参政议政的习惯。
也有政协委员对此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吉永华委员说,我们的民主监督不能只是一年开一次会,我们小组会议上碰撞出很多的火花,如何在闭会之后继续产生火花,是大家应该思考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委员说,政协应该有这样一种程序,能让一个小组几十位委员不仅是一年开一次会,而是能在这一年里经过一番调研,研究一个反映大家集体意愿的重大问题,形成政策建议。
当好政协委员,不仅需要在几天的时间里发出铿锵有力的“中国好声音”,反映民意、参政议政,更需要在大会闭幕后的355天里认真调研、解决问题。这一方面需要政协委员们转变思想,提高参政议政的意识;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协组织与政府部门协同动作,为政协委员们搭建参政议政的“365天平台”,让政协委员们的提案、意见成为“及时雨”、“长流水”,而不是短暂的暴风雨!(殷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