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碗路边小店的面只需要几块钱,但最近在成都市,一些市民却愿意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组团”到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吃一碗面。原来,吸引他们的是店主熊丽君一家用乐观坚强面对家庭不幸的感人事迹,当地市民通过照顾生意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11月15日《重庆日报》)
“组团吃面”式的“技术行善”,既献上一份爱心,又让当事人不难堪,给了受助人足够的尊严。如此行善,叫人感动,亦值得推崇。如此人情味十足的行善方式,无疑是社会的正常文化内涵。
说起行善,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些人一些事。如陈光标,一个高调行善的人,一个有争议的人——捐牛捐羊了,那些受助人憨笑的脸盘,便和牛羊在一起了;捐钱了,那受助人的脸盘,又和钱在一起了……“在一起”并无不妥之处,关键是这种“在一起”,往往还被镜头“雕刻”成永恒的符号。再如一些高校,虽然帮助了贫困生,却将贫困生的资料公布,甚至连手机号码都不放过。如此行善,虽然给受助人解决了物质上的问题,但来自精神层面的问题,却很可能加剧了。
行善的方式比慈善本身更重要。因为附带尊严的慈善方式,不仅能帮助人,而且还能很好地保护受助人,这应是慈善理念的最高层次。难道受人滴水之恩,就一点隐私都没有了吗?如此反问,就是对行善方式的一种考问,也是对社会慈善的一种反思。
自然,我们肯定希望每个人行善时,都能用“给尊严”的方式,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后者的行善方式,给人的感觉,与其说是行善,不如说是施舍。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勉励,虽不可能让每个人践行,但在内心深处,这般意识仍长期存在。当行善方式本身有侮辱人之嫌时,即便受助人接受了资助,为五斗米而折腰,也很难形成感恩意识,为何?只因受助人会感觉,自己得到的资助,是用牺牲尊严的代价换来的,当如此意识蔓延,显然不利于善念的良性循环。
附带尊严的行善方式,能更好地传递善念;而不注意方式的行善,受助人即便受到恩惠,也很难真切地感觉到善念的存在,因此可能将善念扼杀。故而,当我们再度审视“组团吃面”时,就会为这背后的善念所感动。每个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自然每个人都需要在尊严状态中获得帮助。所以,我们希望“组团吃面”式的善念,能成为给受助者尊严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