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运动、听音乐,吃的是螺旋藻,还有专用的“猪厕所”,这种国内首家用螺旋藻喂养的高端生态猪肉今天从海南省澄迈县走上北京人的餐桌。其价格听上去也令人“惊叹”:顶级部位“梅肉”(上肩肉)的价格高达每斤398元;即使最便宜的部位也要50多元一斤。(7月19日 中广网)
398元一斤的猪肉,谁最爱吃?这是问题的关键。凡俗中的老百姓估计没有闲情逸致,而将焦点聚集在北京可谓良苦用心。尽管“天价猪肉”尚未进入“特供”的行列,同样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埋下了疑问。
想当初,浙江一些权力部门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区遂昌县,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这些农产品被要求不施农药,不用化肥。为了保证这些产品能达到纯粹的“绿色”“有机”,一些部门通过基层政府或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农产品基地实施变相补偿,从而得到低价优质农产品的长期供应……很显然,这些“特供渠道”为权力部门定向输送的优质产品,肯定与食品市场无关,与广大老百姓无缘。
那么,“天价猪肉”是否会走上“特供菜”的旧路?尽管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价格会在供给和需求之间走向平衡,形成均衡价格。但“特供菜”走的却是一条不同于市场模式的“通道”。天价猪肉打出的幌子也很明显,这就是生态和绿色的代名词,五指山生态猪的血脉流传。言外之意很明显,那就是说这样的生态猪肉是安全的卫生的无污染的,这样的言外之意不由想起中国现代食品安全的现状,无论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三年之内集中解决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但在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巨大差距,让公众的神经难以不紧绷。
在考虑和思考“天价猪肉”到底流向了谁的餐桌意义非凡。如果在正常的市场关系中,其398元的价格必然会下跌,最终趋向于一个合理的价位上。但商家很聪明,其炒作的便是高价。但高价并非直接意味着安全,只是幌子而已。而当“天价猪肉”未能按照市场秩序进行价格定位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了“特权”,即歪曲价值规律的事情。试想,“天价猪肉”如果成为特权的产物,成了“专供”,那么,不仅是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打击,同样也是对于公众神经的挑战。所以,“天价猪肉”还是不由得该说声拜拜了,不适合流向任何人的餐桌上。(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