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越来越多的人生怕落在别人后面。网上甚至流传一句话,“到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这让不少年轻人感到焦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7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受访者中,70后占35.0%,80后占47.5%。(5月8日《中国青年报》)
时下“万事趁早”有被各种攀比裹挟的趋势,并因此形成了盲目效仿和跟风。比如,很多才毕业的大学生,自身能力不具备,但为了短期升职,便曲意逢迎、投机取巧,灵活运用各种潜规则。虽然达到了目的,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这种生存状态,正切合了那句话“我们每天都在奔跑,却忽略了最美的风景”。
每个人的条件和起点都不一样,成功和成才的时间点也无法做到统一。大器早成和大器晚成,其实没有绝对的界限,很多人与其说是大器晚成,不如说是他们更重视其间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过程的累积,才换来了最终成果。对于青年人来说,在这个躁动的社会,尤其需要一种“慢心态”。
有报道称,目前全球范围内由心理问题带来的资源浪费,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排在了癌症、艾滋病等疾病之前。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一族而言,因为生活基础不稳定、社会定位不明确,加之当前就业、生活压力的日趋加剧,年轻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最为明显。年轻人极力追求“万事趁早”未必是一件好事,这种趋势越是明显,追求越是单调,越说明我们在价值评判方面已经失范,多元化的社会只有一种个人成长标准,这极不正常。更主要的是,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希望,年轻人被功利的成功标准所裹挟,不但损及个人的幸福感,也会加剧整个社会的痛点——我们追求的越多,却越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不能不说,这个社会病已经相当严重。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更应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到底应当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在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时候,更应校正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