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与弱势群体的沟通,多一些“身上脏”的体验,更有利于个人人格的塑造,让人变得“心里干净”。
近日,一张图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片中,一个外国小伙与一名乞讨的中国老太坐在南京街头交谈,小伙还主动给老太倒水并分享了薯条。后据媒体报道,这个外国小伙就是来自美国的陆杰森。面对“敬佩”、“感动”、“爱心关怀不分国界”等等褒奖之词,陆杰森表示始料未及:“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他们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注。陪着吃顿饭,这没什么。”
一份薯条、几句问候,算不得什么丰厚的施舍。这不过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通的一种关怀和扶助,完全没有必要夸大。在陆杰森之前,这位老人也曾经得到过很多中国学生的帮助,将陆杰森捧成“不分国界”的道德模范,未免有些过誉。但是陆杰森的一句话发人深省,他谈及自己对于乞丐的看法时说,“我以前做过管道工人,曾在很脏的地方工作。所以我并不介意身上脏,心里干净就可以了”。
陆杰森今年只有23岁,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久之后就要回国成为一名数学老师。或许他的人生,将不再从事曾经的体力劳动,但那些钻管道、做工人的劳动体验,让他的心理更加成熟。实际上,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教育过程中很重视让学生去打工或者做义工,经历一种“吃苦”教育。在实践与磨炼中,学生们将赢得更多的经验,对于人生有更深刻的体会。这种历练,对于学生个人的性格是一种锻炼;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是塑造公民道德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背景迥异的人能有一些相似的生活经历,那么他们之间势必会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足以最大程度地规避阶层之间的感情断层,让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保持平衡。
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这方面往往被忽视。学生们极少参与真正的劳动实践,社会体验少之又少。加上享乐主义等种种消极因素的推波助澜,一些从未有过任何底层生活经验的年轻人,在思想上远离了弱势群体,失掉了应有的人性美德与社会责任感,变得自私。很多拥有着良好家庭背景的“富二代”、“官二代”阶层,过多地追求浮华,炫耀财富,其道德危机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多一些与弱势群体的沟通,多一些“身上脏”的体验,更有利于个人人格的塑造,让人变得“心里干净”。公民道德的塑造,不是纸面上的文章,离不开各个阶层之间亲力亲为的参与。树榜样、喊口号、搞运动式的道德说教,未必比得上一次同甘共苦的交流体验更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