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电事件击中了城市脆弱的软肋

时间:2012-04-12 08:56   来源:法制日报

  广深和谐号晚点致数百旅客滞留、交通信号灯“罢工”、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多个大型商场因断电导致电梯停运……4月10日晚8时30分左右,深圳福田、罗湖、龙岗等多区域同时发生大规模停电现象,部分区域持续两个多小时,因电力供给突然中断,深圳各个地方深受停电之害(4月11日《广州日报》)。 

  有报道指出,这是深圳遭遇10年来最严重、范围最大的断电事件。显然,城市功能顿时紊乱。供电部门称,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500千伏深圳变电站设备故障引发,详细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虽然这是自说自话,但供电部门没有把责任推给天灾,还是比较靠谱的。设备故障显然属于“人祸”。 

  在进一步深究事故原因的同时,对这起断电事件应该及时进行反思,比如水、电、气等这些最基础的公共品保障,在多少城市真正经得起天灾和人祸的考验?一旦发生突发性的断供事件,又拿什么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究竟是越来越“坚强”还是越来越“脆弱”? 

  像深圳这样的断电事件曾经在很多城市上演过,断电时间甚至持续更长,断电范围甚至更大;不仅存在突发性断电,而且还存在突发性的断水、断气、断油(成品油)等。每一起断供事件,都让城市显得有些慌乱,轻则让城市秩序混乱,重则可能威胁生命,比如,如果电梯困人时间太久,生命安全则堪忧。 

  可见,我们一直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只是让城市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但城市最基础的建设、服务似乎还没有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例如,从断电事件就能看出城市基础建设和服务不到位。这究竟是投入的问题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基础公共品的垄断性经营管理有没有关系?值得深思。 

  城市断供事件的原因不外乎天灾和人祸。天灾或许不可控,但人祸应该是可控的。以深圳市供电部门所说的设备故障为例,设备是人制造的,也是由人来监控、操控、检修的,设备故障引发的公共事件自然也是安全生产事件,公众当然要追问人的责任。因此,公众更希望上级部门介入断电事件调查,追查具体的人祸。 

  笔者注意到,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电力保障,在投入、设备、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毫无疑问,电力保障不能只是保证在大事上不出问题,还应该保证日常的医院、学校、交通等公共领域不出问题。我们不妨把办大事的魄力也用在日常的重要民生领域。 

  即使说有的断供事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应该是能做到的。比如,不仅供电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应急机制,而且交通、医院等公共领域也要建立各自科学的应急机制,以保障断水、断电之后不慌乱。相信供电部门有自己的应急机制,但是否科学、合理并执行到位,仍值得质疑。 

  看上去,每个城市的外衣都很漂亮,都是霓虹世界,然而,一旦遇到断电事件就立即黑灯瞎火,不仅变成了一个“黑城”,甚至会变成瘫痪之城。如此不堪一击让人深为忧虑。人祸就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如此脆弱,在大的天灾面前,城市显然更加脆弱。如何在制度、投入、技术等方面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安全感,城市管理者需要反思。 

  笔者以为,深圳断电事件提示我们,推进城市化发展不能只是简单追求外在的东西,更应该追求内在的健康。比如水、电、气等基础公共品犹如人的血液或重要器官,必须保持健康,否则,任何“内伤”最终都会损伤到城市的面子,损害城市人的利益。总之,城市健康比外表浮华更重要。笔者建议各个城市进行系统“体检”,并让“体检”制度化、常态化。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