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少景区门票争先恐后地迈入了“百元时代”——井冈山门票190,黄山230,张家界更是高到245,包括武当山、九寨沟等14个景区,都超出了200元。
网友感叹,秀美河山成了“玩不起的风景”。专家认为,景区涨价背后,除了有运营维护成本的现实,更反映出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盲目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报道说,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旅游确实可以立市,但旅游立市,就得靠高门票来实现吗?没错,抬高景区门票价格,地方上确实能多收个三五斗,对财政不无小补,也会有点余钱来加强景区管理及维护,但也没听说哪个城市可以靠着门票收入撑起整个财政收入的。旅游之所以能立市,是由于其对多重行业的辐射和庞大的拉动效应。对不起,恕我又得用杭州来举例了(因为除此之外我还真找不出另一家如西湖般免费的5A景区)。西湖自2002年免费开放后,接待量居高不下,日接待游客量创出过200万的天量,而与旅游业关系最紧密的餐饮业,也赚得钵满盆满。至于酒店住宿业、土特产行业、旅行社等,也在这几年迎来大发展。
这道理并不高深,相信许多号称要旅游立市的城市管理者也懂。但门票收入是实实在在可以落入囊中的,而所谓的边际效应也好,辐射作用也罢,总是虚的远的存在,哪怕可以换成GDP或者财政收入,也要绕几个弯才能实现。中国人有句话叫落袋为安,在近在咫尺的利益和秀美的远景面前,一些地方的选择总是很现实。更何况许多人还抱着这样的想法:中国人口众多,有个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的人不怕这高票价到俺这来游一游,就够我们吃的了。
这样的想法还不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思维延续下去,就有了“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想法,极端化一点,就有了某景区管理者公然宣称的“有些游客就是猪”之类的奇谈怪论了。在这样的逻辑思维下,一些景区所在的地方管理者,面对游客和本地旅游从业者争端时,不由自主地偏向了本地人。游客遭小贩围攻,警察还要求游客道歉——这不是天方夜谭,不过是“游客是猪”思维的一次真实体现而已。
再说得严重点,一个号称要以旅游立市的城市管理者,如果在这样的习惯性思维道路上走下去,他还可能会善待那些来投资的客商,来打工的外乡人吗?这样的城市,注定是排外的,它的城市形象不说是狰狞可怕,起码也让人望而生畏。这样的城市,怎么“立”得起来呢?
从2002年到现在,西湖在免费家族中已“孤独”了10年,我们不奢望每一家景区都能加入到免费大军中,但期望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能回归有序、合理,这不仅是消费者的诉求,也是社会开放和进步的正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