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银行一直是众矢之的,不仅因为他们的利润多得“不好意思”,人均年薪好几十万,更因为诸多收费不合理、不透明。按照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应从本月起对服务收费全面公开、明码标价,但调查显示,目前各银行的“明码标价”还相当朦胧,远远谈不上全面公开,这引起了舆论的新一轮讨伐。
即便对金融不太在行的公众,也对银行收费不公深有体会。这几年,银行的收费项目越“规范”越多,多到墙上都贴不下,只能装订成册供人翻阅。而高收费所提供的服务未见得多高,短信通知、异地存取等最基本的服务被清理整顿多次后仍在收费之列。
而银行更大更深层的不公是坐享其成。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差全球最高,长年躺着挣钱的银行,无需研究经营之道,不必用心费力地提高服务、拓展业务,养成了清一色的大爷脾气:自定法则、说一不二是其一;嫌贫爱富是其二,不屑于和中小企业打交道,散户就更看不上了,尤其是存款不多又特爱上银行的老年人。于是取号得刷卡、取消存折等让老年人无所适从的“升级”服务层出不穷。国外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以咨询、理财、设计融资整体方案为主,在发达国家这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一半左右。而我们的银行靠“制度安排”挣大钱,再靠收取手续费、短信费赚点小钱,虽然盆满钵满,经营水平与抗风险能力却实在不敢恭维。
当然,银行的诸多不公,不完全是银行自身的问题,让银行得以坐享其成的高利差不就是央行规定的吗?如果说国内银行是被宠坏的孩子,那么收费不公只是他的一个小恶习。想让这孩子洗心革面彻底卸掉霸气,不但做家长的要下狠心,还要立好规矩,让他自食其力,在社会上公平竞争。而收费明码标价,作为守规矩的小小起点,是万万不能朦胧了事的。(柯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