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病不花钱”需要付出代价
● 免费往往意味着不得不忍受低质量的医疗服务
● “免费医疗”条件越好,税负也越沉重
● “免费医疗”的说法并不确切,全民医保的费用来自税款
谁都知道加拿大是著名的福利国家,不但公民,就连获得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都有权申请医疗卡,加入医保计划。这种覆盖全员的医保计划,被不少中国人简称为“看病不要钱”。
也许是尝尽了看病贵、医保不健全的苦,不少中国人对加拿大的“看病不要钱”推崇备至,一些移民中介也往往拿医保当做招徕客户的金牌幌子,且屡试不爽。
实话说,加拿大的医保体制有许多优点,诸如覆盖面广泛,负担轻,对穷人照顾周到等,但正所谓天下无免费的午餐,“覆盖面广”和 “看病不花钱”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动手术要等3个半月
笔者能在1天内完成手术,不能不说,“非法语区说法语的中国人”这个“小概率事件”,帮了笔者不小的忙。
笔者刚到温哥华时,和太太一起得了感冒,找到刚经人介绍挂上的家庭医生,却被告知“需打电话预约”。当时还没买手机的我们,只得借电话预约,排上队后,医生赶集般匆匆检查,简单回答了三个问题,然后便指指“问题一次不得过三个”的提示牌,不作一声。开的药方,不过是寻常的感冒药。
由于医药分家,笔者只得自己去药房买,虽然药费只有10加元,但“服务费”收了11加元。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处方药不是论瓶卖,而是需要几片就给几片,一切照医生的处方来,多一片也没有。这倒有效避免了浪费现象。
那天回家后,笔者跟朋友抱怨,朋友笑说,你们算走运的,要知道加拿大有六分之一的人找不到家庭医生。加拿大实行层级医疗体系,病人要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觉得需要,才会推荐给专科医生;接下来,专科医生觉得需要,才会送你去专业医院。而除了急诊室,加拿大的医院一概没有门诊部,你们能及时看到医生,得到处方,已经是很走运的了。
要说急诊,我的运气可比感冒时还要好。
2009年的一天,年仅两岁多的大儿子顽皮,在瓷砖地上撒米,笔者追他时不慎“中招”,摔坏了胆囊,熬到半夜11点多,实在忍不住痛,只得打起急救的主意。此时,笔者移民已多年,知道如果自己冲去医院,一定会被晾在急诊室很久。
在此之前,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同乡,他说,自己曾因急性阑尾炎发作,头天下午到的急诊室,第二天晚上才吃上止疼片,还是因实在忍不住连声呼痛,才被护士“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