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产品重金属超标,如何画上句号?

时间:2012-04-01 13:17   来源:国际在线

  2012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以螺旋藻为原料保健食品重金属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结果显示,康爱斯牌螺旋藻片、澳奈斯绿色经典牌螺旋藻片、鸿洋神螺旋藻3个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福建省幸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幸福来牌螺旋藻片(康特力斯)20111214批次的产品铅、砷超过限量标准;媒体报道的绿A牌螺旋藻精片、汤臣倍健牌螺旋藻片和金奥力牌三达紫光螺旋藻片等其他产品铅含量在本次监督检查中结果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3月30日国家药监局网站)

  此前,螺旋藻产品含铅事件被新华社披露后,舆论哗然,原来这种颇受消费者青睐的保健品居然含铅——长期服用铅超标的螺旋藻,有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贫血甚至肾功能损害。食用保健品本是为了保健,健未保,身已伤,情何以堪?

  真相是廓清迷雾的最有力武器。但是,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监督结果,公众不仅没有走出迷雾,反而愈加糊涂。根据新华社的送检结果,8个螺旋藻蓝帽样品中,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比如“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均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康特力斯”超标820%。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结果则是,媒体报道的绿A、汤臣倍健和金奥力牌等产品的铅含量并不超标。

  一种说法是铅含量严重超标,另一种说法是铅含量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双方各执一词,公众信谁的?普通公众不是专业人士,但凭肉眼自然无法分辨哪个说法可靠。一个细节是,无论新华社送检的检测部门,还是国家药监局组织的检测机构,都是权威机构。何以尽快打消公众疑虑?这就需要由权威部门牵头组成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随机从市场上取得样品进行检测,并吸纳公众参与,直接全程见证这一专项监测。一言以蔽之,权威结果来自公正和透明的检测,来自经得起推敲的科学论证。

  当然,还应该看到,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检测结果有一项是,康特力斯品牌的产品铅超标,而此前新华社调查中所称的康特力斯——“康特力斯”铅含量超标820%。一个细节是,康特力斯是蓝帽保健品。何谓蓝帽?通俗地说,在保健食品领域,蓝帽就是通行证,象征着质量过硬,意味着得到主管部门认可。试问,铅含量超标的康特力斯,当初为何能够轻易得到蓝帽审批认证?究其因,“蓝帽”审批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从申报企业到中介机构、再到审批部门的利益链条。审批乱象的背后,则潜伏着权力寻租,中介机构向申报企业收取的“技术服务费”,有相当部分被检测部门或审批部门“权力寻租”了。“只有时常打点、搞好关系,关键时刻才能用得上。”

  打蛇打七寸,如果不管住审批部门,就管不住中介机构,如果不摘掉某些审批人员的帽子,蓝帽就会出来害人。说到审批乱象,不能不提众所周知的郑筱萸案。郑筱萸在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请托,为八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所涉及的腐败是乱用审批权。郑筱萸落马后,相关部门检视制度之失,表示“完善审批运行机制,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推进行政审批公开,实行‘阳光’透明审批。”诚然,只有推行阳光透明审批,审批寻租的空间才会大大缩小。

  统计显示,早在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额就接近1000亿元。但是,在保健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保健品虽不是药品,但也关乎公众健康,为此,监管部门表示,今年保健食品综合整治是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对问题保健品应该严打,对牵扯其中的问题官员更应该严惩。正所谓欲遏制不安分的蓝帽,需给权力寻租者摘帽;欲保持保健品市场之河的纯净,就需从源头抓起。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