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名青年农民工在他们相识、相恋的武汉大学食堂,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婚礼,吸引数百名大学生围观。婚礼现场的照片被传到网上,引发数千次转载,上万人送去祝福。他们的真情告白,让许多武大学生感动不已,有网友感叹又相信爱情。(3月29日《楚天都市报》)
婚礼与校园,在概念关联上貌似八竿子打不着,本应“井水不犯河水”。然而,“校园婚礼”却频频走入公众视线,博取老百姓的眼球。既有豪车护驾、鞭炮喧天的“炫富婚礼”,也有温馨浪漫、简朴别致的“宿舍出嫁”。这一次,裹挟了青年农民工、知名高校等标签的食堂婚礼,再一次引发热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才来到城市。城市在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吸引着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在学习城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过程中,青年农民工的婚恋观也呈现出城市化的走向——择偶方式从“被动接受型”到“自由恋爱型”,择偶标准也从“门当户对型”到“感情品德型”,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更加重视情感互动。
青年农民工从进入城市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转变。他们从熟悉的乡村、土地和家庭所构成的社会网络走出来,进入陌生的城市生活场域,必然要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角色转换,扩大社会交往网络,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这一切,都对传统的婚恋观形成猛烈的冲击。
宏大叙事,有了个体经验的填充,才会栩栩如生。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一见钟情”,更多的是“日久生情”,男女青年在频繁的互动中产生信任,增强了信任,确认对方是自己值得托付终身的“另一半”。食堂厨师和食堂服务员2007年相识,两根五毛钱的冰棒也好,不计其数的零食也罢,一根根纽带,将两位青年牵连在一起。
从新闻照片上看,金灿灿、黄油油的食物,和洁白的婚纱、漆黑的西服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在情感稀薄时代,两位青年农民工的校园婚礼,犹如一股清新剂,滋润了人们疲惫的心田。爱情不因年龄而减少,幸福不因物质而减分,在世风奢华、婚礼铺张的当下,这对新人作出了别人想做却不敢做、不能做的举动,赢得祝福的同时,也收获了尊重。
作为一个情感样本,这对新人的身上,也许隐含着农民工群体生存状态的复杂信息和集成符号。水到渠成的校园婚礼,也折射出青年农民工在结构性流动中呈现出的婚恋观变化。但愿,他们在“与子成说”的基础上,将“与子偕老”续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