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抱怨病人太多发出的信号

时间:2012-03-30 10:5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流感来袭,广州各大医院持续多日门诊被挤爆,有女医生因为病人太多累到哭,也有儿科医生看病看到颈椎病发作。有医生发微博呼吁限号,但引发争议。记者采访发现,这一建议虽然得到不少同行认同,但多数市民仍反对限号。市民王先生认为,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这个时候病人有需求,医生应该满足。(3月28日《南方都市报》) 

  “看病累到哭”是一个透支的信号,既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哭”也是一种无奈与沮丧的表达,没有办法解决“麻烦”,只能通过哭来宣泄与抗议。哭过后,还得擦干眼泪,迎接这种每天上百个病号的挑战,谁叫你是在大医院工作。 

  但无论是对医生,还是对患者而言,这种“挑战”可能都是弊远远大于利的。毕竟,一家医院能提供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医生接诊病人也并不是越多就越好。如果医生总在超负荷工作,很可能将意味着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一方面,服务人数太多,医生们只能人为地压缩接诊时间。在国内,门诊医生平均只肯花5分钟在一个病人身上,时间甚至更短。很多病人时常抱怨,为什么医生说话时间总是那么短?一点人情味没有!自己的病情还没说完,还有很多问题欲问,医生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只想把自己打发。这都将进一步削弱医患之间的信任,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另一方面,如果医生长期工作超负荷、体力消耗大、心理压力,身体不健康,心理状态处于“负面”水平,出现差错的几率可能将水涨船高,最后造成误诊误治,最后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方面,我们并不缺乏案例。 

  如果愿意承认,要确保看病质量,必须留出足够或者说标准化的时间,确保医患沟通质量。一个医生每天的服务能力是有限的,在确保看病质量的提前下,时间与精力只足以应对30-50个病人。是不是应该进行限制挂号?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但无奈的现状是,正如医生张子谦直言的那样,“领导以为人头涌涌才是好现象,实际上是以牺牲了医疗安全质量作为代价。”实际上,这或许还和经济利益有关。一些医院将追求利益最大化放在病人及员工权益之上,一旦进行挂号限制,领导者既担心经济受影响,也害怕招惹来舆论的质疑。病人呢?则总认为医生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才算尽责。如果一个医生到了下班时间,但还有挂号的病人没看完,如果他的选择是准时上下班,那一定会被指责与抱怨的口水吞没,被认定为不是一个“负责”的“好”医生。 

  因此,在两种观念的施压下,一些医生只能选择默默地“适应”这种工作环境,甚至是付出透支身心健康的代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曾披露,在完成的对386家医院的4032名医生进行专项调查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内地医生群体健康状况不佳,超过四分之一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40岁以上无论男女,相对发病风险都远高于同龄普通人群。 

  “看病累到哭”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不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权益,还给他们合理的工作量,权益受伤害的除了医者,可能还有患者。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