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纪委监察局透露,一年以来,北京市撤销庆典研讨会84个,一批学校、少年宫、文化馆等拟办的周年庆典活动停办,节约经费开支4274.48万元。(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节约”两个字,用得太离谱。
所谓“节约”,在公共管理的一般语境中,应该是在有存在合理性、必要性的行为过程中,通过妥善安排,通过使用新技术,在同样达到乃至超出原有效果的前提下,比之以往减少了花费。如果特定行为本身没有合理性、必要性,便是被废止了,也不能说是节约。
譬如说,北京市之所以要撤销庆典研讨会84个,当然是因为这些庆典研讨会根本没有召开的合理性、必要性,强行召开就是行政糜费、会议腐败。杜绝行政糜费、会议腐败,是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尽的公共职责,本应如此,不能算了不起的成绩。
非要说成节约,其实是垄断话语权。当利弊得失任由特定部门评说,也就必然有“闪亮的政绩”,必然“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了。
垄断话语权,意味着拒绝监督。已经“撤销……节约经费开支……”,留给一般民众的就只是“安享其成”、欢欣鼓舞,而发起或者参与监督是不被提倡、允许的。
纳入清理范围的活动意向总共252个,保留了168个,保留率近67%,一座城市的一年内,公共部门怎么就有这么多类似活动要举办?清理的标准是什么,分别是哪些个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实际召开?花了多少钱,都是怎么花了,为什么不张榜公布出来,请公众评说、再次审核呢?
问题的核心是实实在在的,就是有没有糜费,该怎样杜绝糜费。为此,请公开公共信息,包括清理标准,以及已经发生的支出账目明细等。问标准本身的合理、严谨与否,问每一笔具体支出的合乎标准与否。
空谈节约,脱离了词义本身谈节约,仿佛公款招待上茅台,明显是糜费,偏偏说如果上拉菲更贵。不上拉菲而上茅台不仅不是糜费,反而是为国家、人民节约,就只是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