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的中南大学22岁的本科生刘路一时间成了媒体上的“名人”。这位小伙因为证明了困扰数学界十多年的西塔潘猜想,最近被母校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还获奖励100万元。连日间,那与校长张尧学共举着一张“百万支票”的照片中,戴着眼镜,神态静默的刘路一脸稚气让人印象深刻。(据《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
舆论的高度关注,有校方“鼓吹”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民间的好奇和期待。大家都急于从刘路身上找到点启示,可聚光灯的竞相聚焦反而模糊了这个年轻人真实的形象。当然,媒体迫不及待地给予如此之多的善意夸张和溢美之词,恰恰折射出刘路身上所具有的恰恰是这个时代所稀缺的。
平日里的刘路谦逊踏实,对于接踵而至的赞誉,他表示自觉不配。他能够化解国际难题,全赖其自小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并不是为了获得高分,或取得好名次,而纯粹是对思考数学本身的喜好。他从高中到大学数学成绩都不是很突出,但课外常常借全英文的书籍和资料看,涉猎之深之广远超同龄人。
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刘路尚能保持自己对于数学发自内心的兴趣,这的确是一件幸事。这得益于父母的宽容,他们从未对刘路的成绩有过多要求。他自己也没有太看重分数和结果,这种淡然的心态一直保持到大学,让他心无旁骛地沉浸在数理的逻辑世界中。
现在的家长为了子女能考上好学校,从幼儿园起就让孩子上各种培训,自小就被捆缚在沉重的升学期望之下,跟兴趣绝缘。这种“揠苗助长”的虎爸虎妈式家教风气,似该从刘路的经历中得到矫正。
从高校来说,象牙塔通体都弥漫着浮躁喧嚣。老师忙着发论文,评职称,教授走穴,校长写歌,百年庆典上“尊爵不尊学”,抄袭、造假迭出让学术良心被凿蚀得危若累卵;学生汲汲于社团和干部,热衷兼职、实习和出国,早早就为“稻粱谋”,年纪虽轻,车子、房子、票子的世俗压力已然跨越“代沟”烙印心头,几人还愿意啃着枯燥的理论刻苦钻研,几人还愿意抱着大叠的资料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不再安静的校园,玄奥的数理便成了刘路一个人的孤独吟唱。弦歌不辍,辨析义理的学问圣殿更像远古的传说。刘就像一朵散逸清香的奇葩,孤独而顽强地生长在校园的一隅。刘路的“孤悬”映托出高校的空虚浮华和人文学术气息的陨落。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冷僻的专业,数论更是晦涩难懂,这对找工作,考公务员,帮助并不大。刘路仍然保持了十足的热情。在成功学泛滥,拜物教和消费主义借着名目繁多的选秀、艺术,招摇过市的时代,一个年轻人在书桌前安静地钻研着数论,确可谓一段佳话。在一个创新稀缺,偏见横行,天才见“诽”的年代,刘路的事迹告诉世人,天才需要呵护,需要宽容,需要耐心,任何功利的逼迫和包装,都只会让一颗追求真理的稚嫩芽苗蜕化为“仲永式”的昙花一现。
[责任编辑:樊玉娇]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