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印发的《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健康卡的功能有:存储身份识别数据、基础健康信息、管理数据、费用结算等信息,在全国卫生信息网络没有完全联通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参合农民异地就医、本地结算费用的需要。(2月14日新华网)
“居民健康卡”有就医卡的功能,又有其它功能,可以说是一次升级,但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的是能否漫游。
今天,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大量的农民工。虽说不少外来者参加了医疗保险,但要在参保地才能报销。医保不能漫游,给他们看病就医带来了极大不便,而即使是在本地务工要转个医也不是易事,而在外看病报销手续更为繁琐,在不同城市来回奔波,不仅增加了成本,也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麻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早就明确,我国将改进医疗保障服务,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可是时至今日仍未全面推行,个中原因不在技术,更不在卡,而在于利益瓶颈的阻挠。
一些地方医院把患者作为一种获利资源;其次是医院与医院之间也存在互不信任,担心它地医院开出“大处方”,而由本地负担。因此,一些该转院的患者办理手续非常不容易,对在外地就医报销的门槛设得更高。不少人员即使在外地生病也不敢贸然去医治,要么自己另外出钱,要么专程回到医保所在地治疗,这无疑增加了看病者的负担。
不论是就医卡还是健康卡,要真正做到内外就医一个样,首先要扫除“地方保护主义”,摒弃“以病养医”的部门利益,减化手续,使医保能“漫游”,不论是哪里的“卡”都一视同仁,不开大处方,并且在服务上不打折扣,防止对外地卡另眼相看。再次,用卡地点要广,不仅局限于公立医院、重点医院,非公立医院,非重点医院也可同时实行,让患者有充分的挑选余地。(钟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