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晨报报道,近日国内大型熊胆产品企业——福建归真堂公司拟谋上市的消息再次传开,不少人表示坚决抵制。归真堂养殖黑熊有400多头,其“活熊取胆”的生产方式,被网友认为是对黑熊的无情残害,一旦上市,势必伤害到更多黑熊。
“人对善的感觉,不如对恶的敏感”。人们拒斥“活熊取胆”,似乎印证了这说法:对暴戾行径的义愤,往往比抽象的感召更能催人向善。
目的正义,并不能漂白手段残忍。就算基于制作药材的初衷,也抹不去道德原罪。更何况,这般残忍举动,打的多是商业利益的“算盘”,在悲天悯物的道义规约下,“活熊取胆”“生剐驴肉”“煮活猫”等,势必触碰到伦理禁忌的敏感点。
善待生灵,指向着人们的道义秉持、自我节制。理应用谨小慎微的自持,支撑起祛恶的信仰。这是价值上的清醒取舍——尊重动物权利,方能“推物及人”,崇奉人的尊严。在良性推演中,对动物的态度好坏,也折射着现实生活里的人文温度。人们的良知恪守,需要温情细节的“厘米推进”。诚然,在“经济因素决定能否上市”的规律下,公众的愤懑,如何阻挡归真堂的商业谋划?“企业道德指数”,不应游离于市场认可体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