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找回“年味”

时间:2012-02-08 13:02   来源:光明日报

  过完元宵节,过年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对于龙年春节,喜悦欢庆之余,也有不少人感叹年味平淡,似乎和印象中的春节氛围相去甚远。这种对年味不足的遗憾和抱怨,近年来一直与春节形影不离。人们对如何保护春节、找回过节感觉的忧虑省思,也引发出“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怎样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的光彩”这样不太轻松的命题。

  无论“年味”是浓是淡,国人对年的重视和情感依旧根深蒂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春运。不远千里、不畏严寒,舟车劳顿、吃苦花钱在所不惜……那种“万众一心”的大迁徙,“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毅然决然,蔚为壮观,令人感动。恐怕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为了一个节日如此兴师动众。

  既然年的重要性并未减弱,为什么大家总感觉“年味”在变淡呢?客观来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都使得过节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像鲁迅先生在《祝福》一文所写的“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这种传统过年的氛围和质朴的情感体验,相应有所淡化,人们在对过往的怀旧和美化当中,对年的变化难免有些无所适从。

  真正影响和改变人们对“年味”印象和感觉的,或许更多在于我们对年的文化内涵缺乏准确的领会、对于节日礼俗误解乱用、参与度不够等主体性因素。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节庆与日常的区别越来越小,年节的独特和神圣亦逐渐淡化。节日生活的主题往往被浓缩为吃吃喝喝、打牌搓麻;亲友之间的新年问候和人情往来体现为汇款、电话和雷同乏味的“鸡肋短信”以及名烟名酒的交换;庙会成了没有“会”的纯粹商业卖场,传递祝福与心意的压岁钱成了关乎人情债和面子的“红包劫”……无不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春节的应有主题,舍本逐末地夸大了那些实际的物质内容。与此同时,贴窗花、舞龙灯、走亲戚、赶庙会等蕴涵在传统春节文化符号中的风俗、仪式、行为,无不贵在参与之乐,而现代生活的便捷服务全面剥夺了动手的快乐和参与的体验。年文化应有的祝福的温情和狂欢的激情,在看似繁华与喧闹的背后被过度物化、稀释,我们与春节的心灵距离,也在不经意间疏远。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春节等传统节日仍将继续发生变化,这其实并不值得忧虑。即便在漫长的传统社会,年节的内涵和欢庆方式也并非一成不变,但这些都没有也不会影响“年”成为我们血液中蕴涵的基因。要真正找到过年的感觉,则需要多一分情感、一分投入和全心参与。全面了解年文化的真意,真心融入丰富的文化活动,只要有足够的载体和形式安放我们对节日的情感,享受喜庆、祥和、温情,年就会过得有氛围,有滋味。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