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错事,道个歉,说声对不起是起码的。但道歉必须要诚恳,是发自内心的,否则,是对受害对象的再次加害,这种精神上的伤害往往更令人痛彻心肺。
说这话不是没依据,比如说,蒙牛乳业,一批次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有致癌物后,一边向消费者致歉,一边否认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同时还通过所谓专家之口,强调该批次产品不具有危害性,听听,这是道歉吗?与其是说道歉还不如说是继续忽悠消费者。这种道歉是企业危机公关中的一环,是一种程序式的,并非企业真正的彻悟或良心发现,不带有感情色彩。
继蒙牛之后,这种走程序式的道歉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也玩了一把。与蒙牛一样,该企业也有一款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有致癌物,并于12月25日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消费者道歉,自称奇耻大辱。
这话本该由消费者来说。长富牛奶入市有13年之久,不知有多少人出于营养和健康需要成为它的消费者,而如今当人们知道每天在喝的牛奶含有致癌物时,那是什么感受?奇耻大辱啊!
奇耻大辱一般是由别人带给自己的,是指外力作用下的精神伤害。中国人说话爱讲究个语境,“长富”自称受了奇耻大辱,让人感觉这耻和辱不是自己造成的,好像含有颇多委屈在内。把春秋笔法用在道歉上,后果是让人一眼洞穿你的假深刻。牛奶中查出致癌物,是奇耻,辱骂你无良、辱骂你黑心都不为过,因为你是自取其辱。
原本以为三聚氰胺事件过后,乳品企业有了前车之鉴,但很不幸,安全红灯仍不断闪烁。蒙牛乳业和长富牛奶一批次产品被查出的致癌物名为黄曲霉毒素M?1,超量140%,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比三聚氰胺对人的危害还要大。
都说“知耻而后勇”,而后者为啥更无耻?原因是监管者太“仁慈”,一门心思去呵护这些无良企业。在食品安全与国际标准接轨问题上,不断拿国情和行业实际作挡箭牌。主管部门纵容乳品行业在一个较低的标准上滑落是个导向性错误,好像中国人常吃“毒”食,早就百毒不侵似的。
市场经济,如果仅从道德层面企求企业重义轻利,未必过于理想,所以,必须正视监管机制的软弱问题。出了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个批次产品出了问题,就查封这个批次的产品,其他批次的产品难道就令人放心?只因为究其一点,问题企业感受不到痛,即使次数多了,也动摇不了其在业内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乳品行业是个毫无耻感的行业。
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外是条高压线,那怕是不小心碰上一次,也要罚你个倾家荡产,而且终生不得再进入这个行业。我们的主管部门能这样“狠”得起来吗?监管上不狠起来,百姓心里就踏实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