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被“妖魔化”歪曲报道谁之过?

时间:2011-12-28 10:29   来源:人民网

  公众人物一旦被贴上“标签”去刻意渲染,难免引发轰动,而在网络传播的辐射之下,造成了一件件虚假、非理性的新闻事件,可谓一时风声鹤唳、谣言四起。

  北大周其凤校长“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轰动,而事实却是“标题党”断章取义的报道,成为网络上的耐人寻味的笑谈。北大校长,创作化学神曲、“撑腰体”成为网络名人,他作为公众人物,代表的是中国教育界的权威,怎么会无缘无故去批评他国的教育?不合身份时宜,不在情理中嘛。然而歪曲报道一出,评判浪潮不断,北大校长被“冤”,不得不说原报道是一篇“一塌糊涂”的新闻稿。

  歪曲报道屡禁不绝,挑战者公众的眼球,给世人一个头晕目眩的“棒槌”。作为“小悦悦事件”中的核心人物,陈贤妹也没能逃避扭曲漩涡,她遭辞退的报道被指不实,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愿看见的名人传播歪曲现象。“施救阿婆遭辞退”本是一个带着强烈感性思维的争议话题,相关媒体没能严谨对待,以偏概全,引发社会情绪,造成网民口水声、骂声一片。其虽然得到了传播效果,却失去了新闻实事求是的本质。

  两件事两个名人,不难看出公众人物的言行总是引人注目的,而公众人物被歪曲传播,媒体和网民社会责任感的偏失以及名人被“妖魔化”是其中的关键。

  首先,网民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让名人被歪曲传播成为可能。不置可否,信息化时代让网络成为“是非”场,媒体为吸人眼球的虚假报道时有发生,媒体为了赢得信息的最大力度发挥、为了足够吸人眼球,不平凡的事、不平凡的人便成为首选,不少媒体为了取得新闻轰动的制高点竞相追逐、人云亦云,逐渐接近常态化。同时,加上有些网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恶性后果便是产生了大量的谣言和偏见。网民社会责任意识没有完全到位,媒体“把关人”作用浅化,给大众传播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其次,公众人物被“妖魔化”是媒介传播的畸形现象,也深层次反映了读者与名人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名人身上有较多的新闻点,这些新闻点足以成为报道的话题,而且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往往是建立在这些话题之上的,综合评价或是主观臆断,可谓大众点评,贬低抑或褒奖,都是一种社会矛盾的反应。因而媒体在对待名人事件时,要做到实事求是的报道,正面引导和反面批判都需要特别注意,处理与社会情绪对立的事件更应该严谨慎微,以偏概全要不得。

  公众人物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还需回到事件本身去反思。北大校长的“一塌糊涂论”和陈贤妹的“被辞退”或者是“保时捷女孩救人”等等一系列焦点或争议事件,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体现,集中反映了当前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因而必须保持理性分析,媒体更应该全面理性的报道,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实事求是,负责和理性,新闻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