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风传使用wifi辐射会严重影响男子精子成活率。不仅微博上有多种这方面的言论,国外的专家还做过相关的试验。(今日本报A20版)
网络尤其微博的普及,使得关乎民众利益的风吹草动都会在短期内引发群体性关注。网民的关注除了猎奇外,事件本身对自己影响的不确定导致的心理恐慌可能更加需要疏导。
面对浩瀚的新闻和观点,没有专业知识作为依托的网民是盲目而且从众的。在资讯被广泛转播的背后,他们既希望表达自身关注、赞许抑或愤慨,又希望从中得到对事件调查结果的明确答复并引申入自己的生活,寻求可能的契合点和共鸣。当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扮演的角色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特质,对可能预料到的消极后果就会更加担心。
科研人员,尤其是具有相对权威的官方科研机构,必须及早站出来消除民众恐慌。难道我们要继续在“烟草院士”的口水中普及“低焦不降害”,在防辐射服热销多年后讨论其“是否防辐射”的功用,在网民用wifi上网多年后静听“wifi杀精”的新闻播报?
“网传”是民意的一种表达,我们需要用规范的科学研究为民众“压惊”。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关乎民众的新闻引起民众的持久恐慌,虚假的报道不会时不时拿出来“蛊惑人心”,面对对健康具有威胁的事件民众也能够及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