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在使用假宽带”——来自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这个调查结果,让1亿多网民很伤心。一片质疑声中,也有专家出面力挺说,“假宽带”在各个国家都存在。(12月25日《北京晨报》)《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披露,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固网宽带与3G用户累积达到1.5亿人与1.02亿人。这么大的市场“蛋糕”按说要格外珍惜,但是“宽带不宽、宽带太贵”早已成为中国宽带用户心中的痛。2011年中国信息化蓝皮书显示,我国宽带速率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资费却是发达国家的三倍。
面对风起云涌的“假宽带”说,一些专家和媒体却不认同,甚至唱起了“反调”。电信专家项立刚日前指出,如果说有假宽带,全世界用的都是假宽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则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网速是中等偏上的;从绝对价格来说,网费是中等偏低的。”《人民邮电》也以“国际宽带价格大调查”的方式来反驳中国宽带“极高价”、“极低速”之说……网民使用的究竟是“真宽带”还是“假宽带”?宽带收费到底高不高?这些关键性问题一直缺少官方调查和权威定论,自然也缺少监督措施及时跟进。
不久前,发改委对两家电信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相关电信企业随即承诺:提升宽带接入速率,下调宽带资费。这说明目前的宽带服务和价格的确存在不少水分。毫无疑问,惟有有力的监管(如反垄断调查)才能倒逼电信企业改善收费和服务。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存在“假宽带”的说法,主要是因为监管上存在漏洞,给了某些运营商弄虚作假的机会。譬如实际网速低于名义网速,一些运营商就会为自己辩解:网速降低是受服务器、传输、交换机、光端机、五类线多种因素影响,而非有意降低网速、欺骗用户。
针对《中国宽带用户调查》和中国信息化蓝皮书所披露的内容,有关部门应早日介入调查并公开结果,还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具体来说,发改委理应调查对比各国宽带收费;工信部、工商总局应该调查“假宽带”现象,看运营商是否欺骗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理应代表消费者,邀请权威专家对“假宽带、高收费”作出客观评价,并鞭策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只有搞清楚“假宽带、高收费”的真假,才能为下一步治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