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车两次碾轧的2岁女童小悦悦,18位路人漠然无视,挺身相助的竟是一位拾荒阿姨。17日,“2011年平凡的良心”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举行,陈贤妹和其他9人获得“良心人物”奖。(12月18日《新京报》)
陈贤妹、刘玉珍、石清华、王振明、王伟力……这一连串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是或让人感动,或引人深思,或带来感叹的事迹。虽然身份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所做的事情也不同,但是他们的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那就是“社会良心”。
2011年平凡的良心——首先值得称道的就是这个奖项的名字。所有获奖者都不是名人明星,都没有光环笼罩,他们就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是良知和道德,却让他们从我们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榜样,成为这个社会的道德楷模。
其实仔细看看这一个个名字背后的事迹,不管是“小悦悦事件”中挺身而出的陈贤妹,还是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数十年的刘玉珍,抑或是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清华,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没有可歌可泣的功绩,而只是保持了他们内心最朴素和最本真的善意和良知,只是坚持了一种做人的道德、道义底线。
但恰恰是这种人人都该有的善意和良知,恰恰是这种人人都该有的做人底线,相当多的人却没有做到,否则,“小悦悦事件”中,为什么18名路人淡然走过,只有陈贤妹一个人站了出来?否则,为什么大多数人成为天安门广场的垃圾制造者,却只有刘玉珍老人是垃圾清理者?之所以是他们成为“良心人物”,而不是我们,正是因为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失去了底线,遗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从这个角度说,他们能够成为“良心人物”,倒不是因为他们的“绝对道德”有多么高不可攀,而只是因为我们的“相对道德”太令人汗颜。所以说,“良心人物”成为这个时代需要仰望的道德群像,而真正需要因此反思、做出改进的,却是我们这些旁观者。
我们需要做的,一是真诚向这些“良心人物”们致敬,表达我们发自内心的敬意和赞扬;二是盘点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具备一点“见贤思齐”的精神,让自己心底的道德和良知在他们的激励下被激活,并且发挥作用,指导我们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