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旅游部门统计,1-10月,武汉入境客达92.83万人次,每日约有3000名外籍客人到汉,同比增长30.07%。照此速度,2011年,武汉接待入境客有望突破百万人次。
一座城市有没有吸引力,最直观的证明是人来人往是否活跃。过去,武汉的外事交往多集中在高层互访、文化交流上,现在,经贸合作扮演“主角”,来访的外国人中,不乏政要、企业巨子、诺奖得主、国际专家等各种高规格、高层次的人物和人才,这无疑是武汉开放度提升、吸引力增强的极大彰显。
各类外国友人来到武汉的原因并不一样,政要主要是参与官方外事活动,企业家来汉则是投资、寻找商机,一般外国民众或是旅游、学习,或是工作、生活。有的活动出于国家安排,有的活动由城市组织,还有相当一部分则是个人的自主选择。不论哪一种,外国各界人士踏上这片土地,必然会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感受,对城市百态有评价,感受和评价叠加在一起,某种程度上显示武汉在世界中的位置。
和北京、上海及其他沿海地区比,入境客数据的变化很难说是一种优势,武汉不靠海不沿边,也没有长三角、珠三角的特殊优势,但正是因此,武汉在开放上所展示的创造力、竞争力、吸引力仍带给我们诸多思考。
一直以来,国家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沿海沿边地区常常被认为是对外开放成就的代表者。但实际上,在内陆建立开放型经济的城市国内外已有诸多成功案例。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地理优势对开放格局的影响趋于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内陆城市只要投资创业环境好,完全有可能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城市。
武汉入境客人数逐年增多,不只是一项旅游成就,本质上,它显示出武汉的明确追求,从一个中国中部的内陆城市,致力于成为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的重要城市。这与城市盎然向上、不断进取的总体精神气质一致。
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国家战略布局相关。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中心城市,武汉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位置越来越靠前。毫无疑问,国家的重大决策,为武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开放创造了条件,为武汉在世界范围内集聚要素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外交流日趋活跃,也是武汉多年来不懈努力的收获。这些年,武汉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革命,通过信息化扩展世界合作,不断发展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更紧密地和世界联系,大胆制定开放的政策措施,为培育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武汉还在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上下工夫,城市的基础功能、开放的政策环境、充满魅力的人文精神在充分释放能量,城市开放前景必然开阔。
武汉的发展,既要立足自身,也要胸怀世界,融通天下。一座重要性更加凸显的城市,必是有更大开放的城市,做中国的武汉,世界的武汉,这是实现跨越和复兴的应有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