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铁道部最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要求,各车站日常购票排队等候不超过20人。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客流量较大的车站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郑州火车站多个售票窗口排队均超过了20人,最长队伍有近百人。对于新《标准》,火车站工作人员称,他们暂时还没有具体措施。(12月4日《京华时报》)
“排队不超过20人”新规之所以成为一张“制度画饼”,原因有三:一者,这一规定看似具体明确,实则非常笼统,操作性不强。大车站与小车站客流量不同,显然不能一刀切;二者,排队是个动态过程,人数难以机械量化,即使能量化,谁来监管?三者,一旦排队超过20人,怎么办?如果没有具体罚则,规则自然形同虚设。
其实,排队长龙不过是一票难求的一种表象,限制排队人数并非治本之策,用简单的倒逼手段纾解买票难,的确有些想当然。正如前不久卫生部针对看病难问题,出台了“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规定,有些医院表面上看来挂号的人少了,却把排队长龙从挂号窗口赶到诊疗窗口,挂号难解决了,可其他难又接踵而至。可见,看病难的病根不除,限时挂号难以成为常态。
同样道理,纾解买票难也要寻求治本之策:一者,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从根本上缓解供求矛盾;二者,要让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坚决打击黄牛党和“内鬼”囤积居奇、垄断票源的行为;三者,把“增加售票窗口、增设临时代办点、网上售票、电话预订以及团体购票”等方式纳入动态监管。这些做法总比“排队不超过20人”的规定要务实得多。
什么时候票源充足了,多元化的售票方式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了,排队长龙自然不复存在,而“排队不超过20人”的规定也会成为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