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患者应该有找到“最爱”的权利

时间:2011-12-02 14:33   来源:千龙网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在这样的日子,慷慨地拿出版面,写一篇应景的防治艾滋病文章,做一次防艾滋病歧视宣传,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真正将艾滋病从隐秘的孤岛地带,带入人们所熟知、理解并坦然包容的场域,却并不容易。

  某种程度上,对艾滋病的歧视是一种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的病症。艾滋病人对权利、自由与社会宽容的渴望,我们从电影《最爱》中不难窥知。两个身患艾滋年轻人的生死绝恋,与其说是一段勇敢脱离世俗桎梏的爱情故事,不如说是艾滋病人为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故事。

  电影投射于现实,这种权利争取更有诸多演绎。艾滋病患者从过往对自我病症的讳莫如深,逐渐走向了自我权利的勇敢伸张,这固然是防艾普及的一大好事,但要真正逾越这道人生屏障,我们更多地则应该叩问,公共管理者以及我们每个普通人,该为此做点什么?艾滋患者该到哪里去找“最爱”的权利呢?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不是看这个社会对强者的态度,而要看社会对弱者的态度”。艾滋病人从身体上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弱者。一个文明社会理当对这样的弱者,从身体、生活、工作上予以更多的关照与关爱。比如,公共医疗机构理应设置,专门针对艾滋等传染疾病的医疗配套设施及专业医护人员,而不是逢艾滋病人就拒绝,否则,艾滋患者为了得到医治而故意隐瞒病情,反而可能加剧公共感染风险;再比如,对防艾的宣传,不能仅止于发避孕套那么简单,在60岁以上老人及青年学生的艾滋患者比例逐渐上升,艾滋病传播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情势下,防艾宣传是否应该在倡导安全性行为之外,对这类重点人群,进行必要的心理提前干预?

  对弱者的态度,固然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尺度。但要让整个社会真正去包容、理解、关爱弱者,却也考量着公共行政管理的文明尺度。无论如何,艾滋患者都不应成为一座孤岛,只要还健在于世,他们就不能仅是“活着”,而应该有找到“最爱”的权利。 (李妍)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