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女生喝农药自杀咋就“没啥大事”?

时间:2011-11-21 11: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0月24日放学后,安徽省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的女生小梦和周周,在两个同学、好朋友的注视下,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喝之前,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我,不想活了。”(11月20日东方网)

  两名少不更事的小学女生,因无法排解对数学老师的忌恨和畏惧,一气之下喝下剧毒农药,差点毁掉了如花的生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学生家长向校领导交涉医药费事宜时,校长竟说“不要纠缠责任了,因为孩子毕竟没啥大事”。

  的确,这两位孩子因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没啥大事”,但要是晚一点送医岂不是有“大事”?要是另外两位也准备同时自杀的女生也喝了农药而不报告老师岂不会发生更大的“大事”?再说,就算她们生命“没啥大事”,但她们的“遗言”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不是大事?学校领导如此轻描淡写看待学生自杀,恰恰让人感觉这一自杀行为事出有因、并非偶然。

  尽管两位女生的遗言直指数学老师,但如果让姜老师完全承担这一责任似有不公,难怪她也感觉委屈和冤枉。的确,造成几位女生产生自杀意向,表面看是姜老师在教学中方法不当、态度不好、师德不良的问题,实质上折射出了个别地方存在的诸多恶劣教育乱象和生态,这才是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大事”。以己之见,两位女生自杀至少有三点值得反思和总结:

  其一,以成绩论英雄的绩效考核和评优当休矣。诚如姜老师所言,“每年的优秀评定都跟教学成绩挂钩”,她带的恰恰又是公认的“差班”,所以“自己的压力也大”,出现严重的“神经性失眠”,她的心态失衡就在所难免,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使用违反常规的办法也出于无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歧视”、“挖苦”也就自然而然。只有取消单纯以成绩为依据的评优和考核,才能让老师们以宽松的心态面对学生,进而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来抓学生的综合发展、心理疏导,师生关系和感情也会更亲近和融合,出现自杀这样的极端行为的可能性也就少得多,

  其二,完善教学基础条件和环境刻不容缓。“面积不足40平方米却塞满98人,座位间只容下一个身体的空隙,里面学生要出来,外面的同学须让位才行”。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小学标准班的学生数应为40-50人,而这个班的学生显然超过了近一倍,一者学生多造成难于管理,二者后面的孩子“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楚”,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中,如何能保证学习秩序和效果?

  其三,有禁不止的教师补课现象需猛药整治。根据两个孩子的描述,她们喝药的直接导火线是姜老师催要补课费,一个假期竟然收600元,相当于每天几十元。尽管姜老师不肯承认,但那么多学生和家长都证实她是把补课当做了“赚钱的方式”,谁不参加补课,新学期报名时“以孩子暑假作业没有完成为由拒绝报名”,还“根据补课来安排学生座位”。既然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老师补课,为何不能根治?看来必须动真格、下猛药才行,否则真不知道还会危害几多学生和家长?

  我们常说,学生安全无小事。有关教育部门宜从女生自杀中举一反三、及时整改,如果一味认为“没啥大事”,恐怕真会出“大事”。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