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晨报》今年报道,一段名为《史上最厉害小孩打架》的视频被疯传。视频中的家长,不仅放纵自己的女儿打架,并加油助威称“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面对欺凌要敢于出手,敢于还击”。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722人进行的调查显示,49.3%的受访者确认身边不少人习惯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中国青年报》11月3日)
尽管有41.7%的受访者认为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49.3%受访者说身边不少人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样的尴尬对比无疑是一种讽刺,更揭示了社会运行的内伤——暴力解决问题的惯性正在成为社会风险隐患的滋生源,“暴力摆平”依赖症正在显现。
环顾当下,从口角之争、邻里冲突到医患矛盾、城管执法、征地拆迁,都能管窥暴力手段被频繁运用的身影。就笔者的观点,在暴力手段摆平问题成为集体无意识的同时,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常态化、常规化手段却被遮蔽了,甚至被悬空,是人们不愿意用正常的手段呢?还是惟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暴力摆平”惯性的背后是暴力倾向乃至暴力信仰的日益形成,这在无形中侵蚀着公众的心态和社会的健康肌体。事实上,暴力解决问题现象的增多,不仅会使弱者利益得不到保护,更可能导致法律被践踏和增加社会中的暴戾之气,假如回到依靠暴力解决问题的时代,在笔者看来,不仅是对文明社会的羞辱,更是对法治底线的抽空,而这与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有何区别呢?
就笔者的观察,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似乎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情绪。因殴打深圳市劳鉴办怀孕女员工,上访5年的吕志高成为舆论焦点,这是继2009年倪顺义锤击社保局女员工之后的又一起暴力维权事件。作为维权者,却为自己的暴力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屠刀之下的幼儿园小朋友、厅官家属在省委门口遭受毒打都表明暴力手段似乎成了我们不二选择。可是,这种选择背后的社会代价,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厘清呢?法治的倒退、文明的下降、权利的消失、尊严的崩溃……
进一步说,“暴力摆平”惯性背后的集体无意识正在左右着人们的选择。转型期社会,由于各阶层之间缺乏良性的对话机制,怨恨愈积愈深,公平的互动机制日益丧失,也正因如此,才让暴力这个社会的原始机制在当下以各种面目屡屡出现。隐藏其后的社会心理是复杂的,可以用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舍勒提出的怨恨机制加以分析,他认为怨恨形成的最初点是报复冲动。换句话说,由于心态失衡和对话机制的丧失,不少人混淆了是非意识,丢弃了应有的价值判断,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对对方的仇恨上,由此产生了“非暴力不能解决问题”的集体无意识,深信不疑“暴力出赢家”的信条。如此以来,岂能不产生对暴力摆平问题的惯性和依赖呢?
从本质上说,暴力摆平问题依赖症的出现,是制度性不信任普遍化和深层化的反映。当法律、制度屡屡被扭曲和搁置时,必然导致民众产生不信任心理,长此下去,就成了社会暴力产生的重要诱因。正如学者所说,若要消解社会暴力,需要建立普遍的安全感,首先要建立理性认同的、给予人安全感的法治权威。因此,制度性不信任不消除,在笔者看来,暴力摆平的依赖症只能越来越严重。
无论是从经验还是从常识判断,暴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有便利的正常渠道,问题能得到公正处理,相信大多数人也不会铤而走险。但愿我们能早日走出暴力摆平依赖症的阴影和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