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处罚,沃尔玛怎能喊疼

时间:2011-10-27 13:07   来源:光明日报

  据报道,大商家沃尔玛在渝被罚21次后,经过15天的整顿,沃尔玛在渝13家店近日全部恢复营业。在40分钟的媒体见面会上,沃尔玛中国大卖场相关负责人5次向媒体及消费者道歉,并向消费者承诺:今后,绝不会有类似事件再发生。至此,针对沃尔玛在渝企业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以虚假的商品说明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重庆工商部门依法查处一事告一段落。不过,公众对沃尔玛只谈整改不谈问题的态度还是表示了遗憾。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声誉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命,一个好名声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背信离德、以假充真、见利忘义的行为,最终只会将企业毁掉。尽管目前重庆沃尔玛重新恢复营业,但不等于说这一事件已经画上了句号。接下来,公众更关注的是其究竟能否兑现承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为重要。

  沃尔玛,这样一个全球营业额最大的美国连锁百货公司,名头可谓响亮。一个企业有如此大的规模、如此大的名号,自然应该有严格的管理作后盾。公众对其青睐,无疑是源于对这种严格管理的信任。可是,沃尔玛自2006年入渝以来,因销售过期食品、虚假宣传等行为,算上这次已被工商部门处罚了21次。这无疑是给这份珍贵的信任泼了一瓢冷水。

  诚实守信,不分国界、不分地域。在重庆的经历,值得沃尔玛牢记。沃尔玛被罚事件,也值得所有企业牢记。沃尔玛对公众的失望和遗憾甚至是愤怒,应该虚心接受并吸取教训。诚与不诚,是企业经营的大是大非。在诚信面前,企业绝不可有侥幸心理。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法规制度日趋完善,公众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有依靠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公众的信赖,才能赢得市场。

  进一步说,企业无论发展规模多大、名声多响,切不可有“店大欺客”的思维。目前一些所谓的大品牌、大企业,往往借着背后的所谓“实力”,蔑视法律、蔑视消费者的权益甚至是恣意妄为。这些企业总以为自己有特权,有特别的抗“风险”能力,而事实证明,这些仅仅是“错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沃尔玛前前后后被处罚达21次,呈现“违规—处罚—再违规—再处罚”的怪圈,说明相关部门的处罚难以震慑这个跨国巨头。因此,我们在希望沃尔玛诚信经营的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和惩治违规行为的力度。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