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温州部分老板“跑路”的消息引发关注,可浮出水面的真相却令人不能不苦笑:这些声称经营为难的老板中,不少人玩的是“假破产,真移民”的把戏。(10月23日人民网)
据记者调查,义乌等地部分中小企业主用实业做抵押,获得贷款后去海外投资移民,也有企业主事先把资产转移到海外,等时机“成熟”即宣告破产。而在义乌和温州,有专门针对私营企业主提供的移民方式。
当舆论在呼吁为这些地方的中小企业发展减负时,却赫然发现对方其实在破产的表象下“酒照喝,舞照跳”,甚至还在国外购买了房产,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这折射出中国私营经济的乱象。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蓬勃发展,但对其监管的机制并未得到完善,私营企业经营者在获得财富的同时,却未承担起回馈社会的责任。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无论是遵守《劳动法》还是维护经济秩序,做得都差强人意。比如,不给工人三险一金,动辄开除工人甚或侵犯工人人格尊严。
温州、义乌老板跑路事件的真相显然令人沮丧,而在这现象背后,金融机构对于贷款流向的监管值得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