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道德底线,“我”当何为

时间:2011-10-18 10:22   来源:广州日报

看客心态是道德之癌

  “小悦悦”被碾后,与司机逃逸一样触怒公众的,是“看客”的冷血。

  鲁迅先生说:“直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从“小悦悦事件”看,“真的猛士”还真不少!在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面前施施然绕过,不是铁石心肠还真做不到。

  鲁迅先生曾在小说《药》《阿Q正传》里对国人的“围观情结”及“看客心态”作了无情鞭挞。那些伸长脖子围观革命者被砍头的场景,曾深深刺痛国人。

  粗略探究“看客心态”的历史滥觞,儒家传统还是主张见义有为的。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又说“仁者必有勇”。孔子主张勇敢与美德同在,见穷困落难之人,顿生仁慈之心,关键之时出手相助,此为仁勇;伸张正义,敢为民请命,疾恶如仇,敢打抱不平,叫义勇。

  只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几乎未把子民当“人”看待,百姓命贱如草,生杀予夺,遑论人格、尊严?缺乏必要的精神内涵,作为一个“人”,他自己都是不完整的,要他以“人”的仁义之心尊重、关心周围的“人”,岂非缘木求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社会价值、公共道德的正面倡引,使得社会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当社会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旧的规范、秩序悄然变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伦理、秩序又未能适时生成,转型的“空窗期”,个别场合下难免出现暂时性的道德失范。可以说,社会“看客心态”的复萌,或多或少与转型期心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有莫大关系。

  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的重构,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层面、长时间的介入。

  (连海平)

  给做好人创造环境

  18个路人的冷漠,折射了今天社会所呈现的信任缺失。

  我们所受到的道德教育都是鼓励人去做好事。但必须认识到,传统道德所面临的是一个“熟人”社会,做好事的社会风险很小。而如今人们处在一个“陌生人”社会,做好事很可能会为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特别是在“彭宇案”后,人们在做好事前首先要排除“恶”的可能,更多心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从众心理。

  第19个路人——拾荒阿姨的出现,才挽救了文明的最后颜面。我不否认这个社会还有好人,但一个值得揪心的问题是:为何会是拾荒者才保留着最朴素的良知和人性?难道我们受教育越多,对社会认知度越高,就会丧失对道德的最基本价值判断?

  不幸,现实中很多实例确实如此演绎。当制度、规范及其执行机构在实际运行中出现错误,甚至失序时,其传递的信号往往是致命性的,“彭宇案”即是明证。“做好人为何那么难”?是因为有些时候做好人不但没有得到法律的保障,反而会惹祸上身,于是不想做好事的人继续冷漠,不敢做好事的人也就心安理得;想做好事的人要考虑后果,敢做好事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道德的失范、信任的缺失,已经威胁到最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如何重塑道德规范、修复社会信任?归根到底,还要落在制度的保障上,法律制度、信用制度等必须给做好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给做“恶”者以严厉的惩罚,才能慢慢地让人们重拾丢失的良知和人性。

  当前,应以信用制度的完善为突破口。这种信用,不但包括政府公信力,也包括个人信用。有了起码的信任,不敢扶老、见死不救的“社会病”方能找到一剂药方。(子在渊)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