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家门口那家“蒸功夫”就改名儿了。媒体报道北京多家挂着“蒸功夫”牌子的包子店,用香精调制包子馅料,有的还使用一些“不明”香精。当此之时,店家撇清关系显露庐山真面目的速度真叫人惊叹,只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马甲”是换了,可包子馅儿变了吗?
叫人不解的是,包子铺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看不出生意受到了太大影响。是消费者“食商”不高吗?我问了几位排队等着卖包子的消费者,有说不知道包子里可能含有香精者,也有虽然知道但仍来购买者。“肯德基都使用豆浆粉,味千拉面都‘骨汤门’,怎么办,闭着眼睛吃呗。”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对不良商家的放纵,消费者自己把自己置于了一种不安全的食品环境中。试想,当某种商品被查出存在问题后,消费者如能主动拒绝再去购买,让无良商家门前冷落车马稀,恐怕他们的出路也就只有两条:要么在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乱真”的道上走到黑直至关门大吉,要么提高品质改善经营重新赢回顾客。这种直接用脚投票,建立在消费者掌握一定的食品知识,并且对自己健康足够重视、对黑心商品零容忍的基础上。否则,只要还存在市场,只要还有利可图,今日“香精包子”改头换面,明天“香精粽子”就可能粉墨登场。
当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出于信任也好,出于无奈也罢,让这样危害健康的食品得以流向市场的,却是无良商家和无效监管。记者暗访“蒸功夫”之乡安徽江镇时,当地人说“江镇的孩子从来都不吃江镇自己的肉包子”——这话可真耳熟啊,“毒木耳”事件时出现过,“瘦肉精”事件时出现过,“毒豆芽”、“毒豇豆”时都出现过。可是没人能指望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做包子的不吃包子,却难免碰上毒大米,吃上了特供的暗自庆幸,可父母子女仍可能吃进毒豇豆地沟油。
联想到不久之前“染色馒头”事件中,涉事企业的老板为了挽回信誉,搞了场群众并不买账的“亲自吃馒头”危机公关,可如果吃包子馒头的是监管部门和生产商,如果吃的时间是在事情被媒体曝光前而非出事后,也许这样的“秀”就多少能叫人信服了。只是媒体早有这样的报道: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如此,有关部门还有多少心思过问普通百姓的食品安全?
一个不互相毒害的社会,需要良知和法律共同发力。有关部门在出事后的纠察仿佛哪里漏水堵哪里,为何不在平时就加强检查,从源头消灭“漏水”的可能?食品安全监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举一反三,预防为主。道理简单,做到不易,就像脱掉“蒸功夫”的马甲简单,改用优质无香精的馅料,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