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人质”,提前“起跑”

时间:2011-09-14 10:51   来源:钱江晚报

  这是一个“人质”普遍化的时代。“房奴”是开发商的人质,“孩奴”倒不是孩子的人质,而是抚养孩子所需各种资源(如教育资源)的掌握者的人质。即使你不买房,你不可能不生孩子,也就是说,你难逃人质的命运。读了《京华时报》昨天一则有关幼儿园的新闻,我们发现,人质队伍又扩大了,或者说,人质低龄化,幼儿园的孩子也成了幼教市场的“人质”。

  《京华时报》记者调查了北京20家幼儿园,其中大部分(大约十五六家,约占八成)都违规开办了“兴趣班”或“特长班”,教学内容有:舞蹈(街舞、芭蕾)、钢琴、朗读与表演、手工绘画、陶艺、跆拳道、围棋、科学、英语、数学思维。这些课程大部分都不适合幼儿园孩子,有的技巧要求太高,有的体力要求太高;而像“数学思维”,连小学都不学的课程,竟拿到幼儿园来了。幼儿园是教育机构,即使想赚钱,也不能这么赚,古语说,盗亦有道,而今“教”却无道。

  明知违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幼儿园办“兴趣班”,原因就是教育资源短缺,家长说的“被兴趣”一词,道尽“人质”的被动与无奈,如:有家长表示,幼儿园在教学时间内设兴趣班,没报班的孩子只能靠边坐,自己看书、玩玩具,或由老师带着玩。怕孩子被“放羊”、遭“落单”,家长也不得不报班。张女士交完一个月1200元的学费,听说班里孩子半数都报了兴趣班,“怕不报班孩子什么也学不到”,就又交了两千多元。又如:家长不报班,但是“孩子哪能闲得住,一拿起来玩,就不得不交钱”……各种困境,追根究底,原因只有一个,幼儿园太少,家长没有选择的余地。

  能不能多办一些公营的幼儿园呢?为什么在我国GDP总量在接近、达到和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这个过程中,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却没有同步增长呢?《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最近撰文也说到这个问题。他援引财政部长谢旭人提供的数据:2007年中国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福利三项开支总共6000亿元,相当于财政总开支的15%,为全年GDP的2.4%,分到13亿人身上,人均开支461元。而在美国,同样三项开支为15000亿美元,相当于政府总开支的61%,为GDP的11.5%,分到3亿美国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2007年美国财政税收占GDP的18%,中国5.1万亿占到20%,说明中国政府相对收入高于美国,但美国把61%的财政收入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而中国只把15%用在老百姓身上。

  当然,谢旭人的比较,是就比例而言,就相对数字而言,从绝对数来说,可以说美国钱多而人口少,中国钱少而人口多。但是,从这个事实可以引出两个相反的逻辑,一是越是钱少,越是要向民生倾斜,二是既然本来少了,继续少下去一点也无妨。那么我们采用了哪一个逻辑呢?

  既然资源紧俏,那就早早地准备竞争吧,“不少家长虽然觉得待孩子上小学后培养特长更合适,但怀着‘不落后’的心理,大都报了班”——幼儿园的孩子提前站到了“起跑线”上……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