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河北蔚县教育局就残疾教师郭省代课20年未能“转正”一事发函回应。蔚县教育局在文中先后八次使用“临时代课”字眼,强调郭省从上课第一天起,就是一名“临时代课”教师。蔚县教育局称领导因同情其身体残疾,在历次清退代课教师时,保留了郭省的岗位。
在教师节的氛围里,看到郭省老师的故事,作为教师的我,心底泛起一股凄凉。是啊,三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已经39岁身高还不足1.2米,代课一代就是二十年,却只换来一句同情,让人情何以堪。
郭省的付出,对得住他540元的工资。在这个小学里,老师、班主任和校长都是他一个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写字各门功课,他一个人教。他教书很认真,也很负责。2009年,还被评为“蔚县十大杰出青年”。20年来,他几乎年年得奖。这样一个学生需要、社会需要的优秀教师,代了20年的课,却无法获得一个正式的名分,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哀,也可称为社会的悲哀。
转正的机会并非没有。几年前,县领导班子开会,有人提议郭省的转正问题,当时的县委书记说:“郭省不能转正,他有损蔚县的教师形象。”——所谓有损教师形象,恐怕是因为郭省患有小儿麻痹症。但我觉得,一个人是否有形象,并不在于他的帅气外表,而应在于他的美丽心灵。二十年兢兢业业,如何“有损蔚县的教师形象”?
倘若蔚县领导能看到郭省的付出,能看到他对当地孩子的意义,他恐怕早就得到了转正名额。悲哀的是,蔚县领导似乎只看到郭省的残疾,而没有看到他的付出。于是乎,直到今天,当地仍在郭省转正的问题上纠结。郭省能当“蔚县十大杰出青年”,为何不能得到一个正式的名分呢?
代课教师退出舞台,是国家政策,也是历史趋势。但问题是:如此多的教师离开岗位,谁来填补这些空缺?教育部多次强调,代课人员问题要“有情操作”、“妥善解决”,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更多体现对代课人员的人文关怀。对郭省老师的编制问题,为何不能“有情操作”、“妥善解决”呢?
这个教师节过去了,新的学年已经开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教师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冷漠的“同情”,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与对待。是的,代课二十年不能只换来一句同情——以一句同情来打发郭省老师,不仅是对他的伤害,也表明尊师重教在一些地方只是口号。(刘义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