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结果昨天发布———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幸福状况平均打73.6分,小学教师的幸福感高于初中及高中教师;有86.6%的教师觉得目前工作压力大。此项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数据在全市29所小学、20所初中、10所高中共1426名教师中产生。(9月7日《文汇报》)
上海的教师们最满意自己的家庭生活,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工作、价值体现、社会地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健康状况、物质生活水平。近九成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健康、物质生活水平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我们的乡村教师生存状况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前不久,笔者看到一则新闻:在江西某乡村学校,有一小学生因听说自己喜爱的班主任老师通过了教师选调考试不能再教他而备感难过。通过选调考试进城,如今已成为农村优秀教师离开农村的一条渠道,而优秀教师的流失对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则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笔者为写一篇反映乡村教育的报道,走访了许多乡村小学,每到一处,心中便增加一份沉重。乡镇中心小学里生源爆满,校园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一到村小,特别是偏僻的村小,则大多是人去楼空,一派萧条。曾到一所破烂不堪的村小,因为太偏僻,仅留两班和三个五十岁上下的民办教师在苦苦支撑着。前年分配来了一个特岗教师,他一到学校就立即打转了,死活不肯回,且说就是丢了工作也在所不辞。没办法,学校条件差,留不住老师。
多年来,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可应试教育却仍然大行其时,长盛不衰,作为偏僻的村小也在所难免。学区每学期都要进行统考排名次,每年的评优晋级也是以此为依据的,名次年年靠后的村小老师大多没什么指望的。多年没有成功感,造成村小老师幸福感极低。
村小老师大都是包班的,得身兼多门课程,工作强度大。每天从第一节到放学都是一个人包着讲台转。超负荷的工作让老师心身疲惫不堪,让人极易衰老。此外,一方面人们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等许多师德标准来要求乡村教师;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教师的权责不对等也让许多教师寒心。
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我们关注教育,不应只把目光聚焦在大中小城市的那些条件优异的学校老师,而应当多多关注那些最底层的教育者——乡村教师。